第133章 宋时安保住了(3 / 6)

加入书签

p;而百官,也怕了。

    哪怕吴王本人没有下场,这仆从如此咆哮,不就代表吴王的杀心吗?

    不过现在,大家也不敢去烧这热灶。

    “武夫吵吵嚷嚷的说了,文臣来说说吧。”皇帝道,“尚书令,如何看?”

    欧阳轲站了出来。

    这是名义上的文官之首。

    但因为他选择的是皇帝派,所以权势相当有限。

    当然,他心里跟明镜一样。

    自己太有权势,背景太复杂,就站不到这个位置了。

    既然站在这里,那就是要折中的。

    “陛下。”欧阳轲回答道,“臣认为,功过各有。但把功过完全的区分开来,何人全功,何人全过,这是不妥的。”

    “说。”皇帝道。

    欧阳轲,继续道:“下属的军官和文官等,因为是严格执行命令,所以没有过,还要因为英勇作战,全力后勤,要论功行赏。而提出的‘主使者’,因为知不可为而为,所以是知罪犯罪。”

    他这番话说完后,停顿下来。

    百官都看向了他,很疑惑。

    他的这番话,有什么问题?

    就在这时,欧阳轲忽然抬起头,开口道:“可如果宋时安一定犯罪,其余人等,有没有劝诫之责?他们,有没有劝过?”

    这句话,直接让叶长清眼睛一亮。

    好厉害!

    这个点太强了。

    宋时安承担全部责任,本质上是给了百官攻击的依据,将所有罪责归于他,不去直接弹劾和触怒其余参与人选。

    他们想把他拎出来。

    可是,欧阳轲将宋时安又给强行纳入集体。

    而且他的话,补足了赵毅刚才的逻辑缺失。

    军令,不只是约束主将。

    当主将要违背军令时,副将,参军,属下有没有‘劝谏之责’?

    劝不劝得动两说,你有没有劝过?

    还是说,因为主将把所有的职责全都给顶住了,身为属下,就完全无责申明了——反正打输了算主将的,赢了功劳全归自己。

    这,才是开了个坏口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