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上门提亲(2 / 5)

加入书签

nbsp;   跟在宋时安的身旁,王水山十分感兴趣的问道:“景修兄,有何想法?”

    这个想法就是,就职方向。

    考上解元之后,当官不用候补,直接就是大虞七品朝廷命官。

    而述职前,会有一个与九卿之首的尚书令面试的环节。

    朝廷会根据才能,对你进行职务的任命。

    但也不完全是朝廷说的算,解元也可以主动请求,到何部门去就职。

    当然,并不能随便挑,没这种好事。

    可说个大体的方向,还是没问题的。

    亦或者说,

    走Hard模式,到国家需要你的地方去。

    “水山以为如何?”宋时安问。

    聊到这个,王水山就有了兴趣:“我认为,有三种。”

    “其一,景修兄家族底蕴深厚,留京为官,有令尊扶助,必然前途光明。”

    “其二,进国子监。国子监工作并不繁重,景修兄可在职备考进士,明年考中进士…甚至前三甲,再受朝廷委派。”

    这两条路,说的时候,宋时安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第三。”仿佛寻觅到知音一样,王水山激昂道,“出任县令,为一方主政要员。”

    这一句话,让宋时安嘴角有了弧度。

    “而且!”

    对方虽然在学识方面收敛,但骨子里的傲气,王水山早就发现了,所以他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的野心:“挑一个最苦,最穷,最动乱的县,施展才华,扬名立万!”

    这,是三个人生方向。

    其一,拼爹。

    其二,带薪硬考。

    其三,那就是毫无水分的当官模拟器。

    三条路,一条比一条难走。

    尤其是最后一条,可谓是充满荆棘的黄金之路。

    去年宜州蝗灾,百姓暴动,光县令就砍了七个。

    这还只是百姓自己干的。

    朝廷刷下去的官吏不计其数,连封疆大吏刺史都被降了一级。

    你若胸怀大志,心比天高,可敢与历史的洪流对抗?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