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考结束(2 / 4)

加入书签

新盘了盘手中的陶壶,缓缓抬起头,决定道:“若非辞赋绝佳,策论内容避重就轻者,不得入举。”

    一句话,直接杀死了无数考生的举人梦。

    沉重而肃穆。

    国家如此,在这个节骨眼上,还不思报国,当自守之贼,何等自私?

    连这种漂亮都不愿意说的人,真要让他当了官还得了。

    基调,如此定下。

    众人点头,没有反驳。

    但有人明显不服,对着张兆睥睨斜视,展露不悦。

    ………

    不能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就完了。

    宋时安在思索中,愈发这样认为。

    为什么?

    你看题目。

    我朝数载无大战事,国库竟无余粮。

    ‘竟’。

    正常题目,如果是不带主观情绪,会用这个竟字吗?

    它会说,我朝数载无大战事,国库却无余粮。

    对吧。

    用这个竟,说明有怒。

    皇帝陛下不开心了。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还扯什么,国库无粮,那大家就少吃一点。或者吃粮食的人,就少一点。

    没钱了就少花一点?

    没钱了,就应该赚钱。

    所以这一题的核心就是,没粮了就应该产粮!

    他妈的,不愧是古代,考个试考出了沙头的感觉。

    那我懂了,懂完了啊。

    博览古今,而后集百家之长的宋时安,面对大虞的这般困境,提笔开干。

    《屯田策》。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农业,国之根基也。

    ……

    完成这一篇策论后,宋策握了握手中的笔,心情十分的忐忑。

    因为在揣摩了考官的心思后,他发现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