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君子当和而不同(2 / 4)

加入书签

不急,不急。”

冉求放下竹简,对着孔汲拱了拱手,感慨道:“夫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听他讲学的机会,越来越珍贵。”

冉雍也点头附和道:“我们先前约定,将夫子的言行都仔细整理记录下来,大家都带来了吗?”

听到此处,天幕之下,那些原本还在为“后人是否能扮演圣人”

而争论不休的双方,此刻也不由得微微一愣。

这后世的视频,演绎的竟是《论语》的成书经过吗?

一时间,弹幕上的争吵声稍稍平息了些许,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光幕,想看看这后世之人究竟会如何演绎这段往事。

视频中卜商率先举起手中的一卷竹简,沉声道:“我带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话音刚落,另一位气质温文的学子言偃也接口道:“我也带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有若也跟着说道,随即他略带自省地补充了一句:“这点很难做到,我有时碍于颜面,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

他这番坦诚的话语,引得周围的学子们都会心一笑。

其中一人笑道:“这是夫子在教我们,为学之道。”

这一番对话,也让天幕下的不少儒生们露出了笑容,仿佛看到了当年先贤们求学论道的场景。

视频中,又有学子轻声念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也很难做到。”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众人,无论身份地位,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不学礼,无以立。

’”

听到这句,旁边的冉求深有同感地说道:“这个有道理,不懂礼之人,便无以立身于世。”

冉雍也立刻补充道:“无以立身为人。”

一名学子也点头称是:“这是夫子在教我们为人之道。”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是夫子在告诫为官从政者,想要匡正他人,关键在于先端正自身。”

这一段话,听得那些真正心怀社稷、一心为民的官员们频频颔,深以为戒。

而那些虽也诵读儒家经典,却心术不正、只图私利之辈,则大多面露不屑,显然未将此言放在心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这是夫子在教我们为政之道。”

就在众人沉浸在对夫子教诲的追忆与探讨中时,杏坛入口处传来一阵略带风尘仆仆却依旧清朗的声音:“为学,为人,为政,正是夫子传学之道。”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在场的学子们脸上皆露出了惊喜之色,纷纷起身,朝着声音来处望去,躬身相迎。

“子贡,你可算是赶回来了。”

冉求快步上前,脸上满是喜悦。

来人正是端木赐,他风尘仆仆,眉宇间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明亮。

见到众位同门,他脸上的喜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连忙拱手回礼道:“回来了,回来了!

让诸位师兄弟久等了!”

同门们见状,更是热情地招呼道:“旅途辛苦,快坐。”

众人纷纷重新落座。

这时,一直安静侍立在旁的孔汲也开口说道:“祖父说,等先生回来,他即登台讲学。”

端木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孺慕与感怀,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几次梦中,梦见夫子,我很想念他。”

坐在端木赐身旁的一名学子也深有同感地说道:“我们作为夫子的弟子,都该珍惜夫子讲学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