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皇帝们与群聊(2 / 4)

加入书签

他们虽然不完全懂明朝的市场是什么模样,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大明皇帝,朕冒昧问一句,你那宝钞,一宝钞能换多少银两?

朱元璋一愣,随即理所当然地回复。

【朱八八-朱元璋】:换啥银子?咱这规矩,是只能用金银换宝钞,宝钞可不兴换回金银!

官府出去的东西,哪有再收回来的道理?

武则天看到这回复,不由得扶额,心下了然。

其他几位皇帝也是满脸黑线,大概明白了症结所在。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大明皇帝,你之前那天幕,怕是白看了不少。

武则天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朱元璋能听懂的方式解释。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您想想,之前天幕里赵老大那游戏里怎么说的?为何铜钱总比铁钱值钱?因为铜是铜,铁是铁,价值摆在那儿。

铁钱?容易铸,谁都能偷偷铸,今天能买一个饼,明天可能就只能买半个。

您这宝钞,虽是官府所印,但在百姓眼里,若是不能随时换回金银,那跟那铁钱有何区别?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况且百姓拿真金白银换了您的宝钞,心里本就打鼓。

若是再看到官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他们手里的宝钞岂不是越来越不值钱?更要命的是,这不值钱的纸,还换不回当初的金银。

如此一来,谁还信这宝钞?谁还敢用宝钞?它能值钱,那才真是怪事了!

朱元璋被武则天这一番话点得茅塞顿开,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一拍大腿。

【朱八八-朱元璋】:哎呀!

原来是这么个理儿!

咱光想着让百姓用宝钞,方便朝廷收税调度,却忘了这茬!

那……那要是咱开放兑换,让宝钞能换回金银,是不是就能好些?

【二凤陛下-李世民】:应当能缓解一二。

但货币之事,牵一而动全身。

具体如何操作,兑换比例如何定,准备多少金银储备,还需你与麾下能臣仔细商议,我等毕竟不在大明,不清楚细况。

【赵大黑胖子-赵匡胤】:太宗说得是。

此事急不得,需稳妥行事。

朱元璋连连点头,心里敞亮了不少。

【朱八八-朱元璋】:知道了知道了!

多谢各位指点,尤其是武妹子啊!

你这脑子,有点东西!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大明皇帝客气了。

举手之劳罢了。

不过嘛……下次再问,可是要付积分的。

【朱八八-朱元璋】:哈哈哈!

一定一定!

下次少不了你的!

解决了心头一个大疙瘩,朱元璋心情舒畅不少。

朱元璋得了指点,心头一块大石落下,连带着语气都轻快了不少。

这时,李世民也说出了自己最近的烦恼。

【二凤陛下-李世民】:唉……说起烦心事,朕这边也有桩棘手的。

他这话头一起,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二凤陛下-李世民】:推广仙种、兴办,进展尚算顺利。

前些时日,朕寻着由头,办了两个从中作梗的世家大族,抄没的家财正好填补了的用度,也算敲山震虎。

这话听着轻描淡写,但群里哪个不是人精,都听出了其中的雷霆手段。

【二凤陛下-李世民】:此前闻始皇陛下派人游说百越,颇见成效,朕也动了心思,便也遣了使臣往各处尝试。

有些部族还算识大体,略有所获,可到了西边那吐蕃……唉,阳奉阴违,死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