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诸朝反应三(1 / 4)

加入书签

大宋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下方,赵普、石守信、高怀德等几位心腹大臣垂手而立,皆是神色凝重。

“你们都说说吧。”

赵匡胤的声音低沉,却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我大宋,为什么会成了后世口中的‘大怂’?!”

赵普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官家,天幕所示,乃是未来之事,其中或许……或许有些夸大之处。”

“夸大?”

赵匡胤冷笑“澶渊之盟,靖康之耻,崖山之殇!

哪一件不是我大宋的耻辱?哪一件不是让后世子孙戳着脊梁骨骂的?”

赵普额头冒汗,不敢再言语。

石守信壮着胆子开口“官家,臣以为,天幕既已示警,我等当引以为戒,励精图治,避免重蹈覆辙。”

“如何避免?”

赵匡胤反问,目光如刀,“我大宋立国之初,便定下重文轻武之策,以防武将拥兵自重。

可结果呢?武将是老实了,可边疆也守不住了!”

“重文轻武啊,难道朕真的错了吗?”

赵匡胤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当初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杯酒释兵权,定下这“重文轻武”

的国策,却不曾想,竟会造成如此后果。

高怀德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官家,臣以为,这‘重文轻武’,也不能一概而论。

我朝文臣,亦有许多忠心为国之辈。

只是,这军中之事,让文臣去指挥武将确实”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赵匡胤沉默不语,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敲击着,出“咚咚”

的声响,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良久,赵匡胤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改!

必须改!

我大宋,不能再这么窝囊下去了!”

赵普等人皆是一惊,连忙问道“官家,您打算如何整改?”

赵匡胤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朕要强军!

强边军!

绝不能让那些蛮夷,再踏入我大宋半步!”

“官家圣明!”

几位大臣齐声应道。

赵匡胤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边走边说“朕思来想去,这‘重文轻武’之策,确实有些过了。

文臣治国,武将守边,本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今却是文臣压制武将,长此以往,军中将士,岂能不心寒?”

“官家所言极是。”

赵普点头,“只是,这军权之事,牵涉甚广,还需从长计议。”

“朕知道。”

赵匡胤停下脚步,目光如炬,“朕不是要回到唐末藩镇割据的老路上去,但也不能让边疆将士,束手束脚,无力御敌。”

他沉思片刻,继续说道“朕打算,在边疆常设‘边军’,由朝廷直接统辖,赋予部分自行决断之权。”

“部分之权?”

石守信有些疑惑,“官家,这自行决断之权,又该如何界定?”

“粮饷调配,行军决策,皆可由边军主将自行定夺。”

赵匡胤说道,“但,朕要定期轮换边军主将,并设立监军,以防其拥兵自重。”

这番话,让几位大臣都陷入了沉思。

赵普率先开口“官家此举,既能保证边军战力,又能防止其坐大,倒是个折中之法。

只是,这监军人选,还需慎重。”

“那是自然。”

赵匡胤点头,“朕会挑选忠心可靠之人,担任监军。

而且,这监军,只负责监督军纪,不得干涉军务。”

“官家英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