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中原鼎沸1o(1 / 3)

加入书签

颍川郡。

此乃旧韩之地的核心。

当年项羽把韩婴安置在这里,是为荣归故里。

这是独一份儿的。

其他六国王族,或是被移封,或是似齐国一样被一分为三,立了三个齐王。

韩婴在颍川郡的时间很短,但却做了很多的工作。

建年号贞观,打击贪腐,重用有德有才的人。

维持官僚系统的廉洁性,自我净化性。

无论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好人多了,坏人就少了。

在短短的时间内,韩婴就树立了威信。

在他要渡河去六郡的时候,无数百姓跟随。

颍川一郡几乎成空。

之后项羽大怒,对颍川郡的百姓低看一等。

又颍川四战之地,项羽、刘邦在这里反复争夺。

导致当地的人口持续下降,部分人死了,部分人逃亡了。

如今颍川一郡之地,人口只剩下了十余万。

许多城池成了空城,只有新郑、阳翟等少数大城,才拥有一定的人口。

但哪怕二大城,衰败也是惊人。

现在是韩、楚争锋,风暴的中心不在颍川。

颍川几乎没有肃杀之气。

上午。

新郑城内。

士人陈赋乘坐辇车,在四个仆人的簇拥下前往朋友家。

他神色平静,但是内心悲哀。

萧条的街道,稀少的行人,破败的商店,仿佛是一根根刺,刺入他的心脏,让他很不愉快。

哪怕是在秦王时期,颍川也还有百万人口啊。

更不用说在贞观时期。

韩婴治理颍川,颍川大治。

繁盛一时,昔日新郑城的繁华,犹在他的脑海中。

这才几年?新郑就已经破败成这个样子了。

只有见过光明的人,才能在黑暗中心向光明。

正因为经历过旧韩时期,旧韩的人才会这么痛恨秦王。

所以天下只因为陈胜一句话,便是诛暴秦,伐无道。

如果否定反秦之战的正义性,那就是对为了反秦而死在荒野的壮士的践踏。

秦国如果那么好,天下人是不会反的。

同理。

正因为经历过韩王婴的温暖,随即又经历了楚汉交锋的至暗。

颍川人也更加的怀念韩王婴。

怀念贞观,怀念正道。

怀念仁义。

很多人都后悔,当时为什么不跟随韩王北渡黄河,前往河北。

如果当时所有人都跟随了韩王,那很多人都不会死在战乱之中。

不仅不死,他们还会活的很好。

陈赋听说了,赵国因为经历过数次大战,地广人稀。

现在跟着韩王去了河北的旧韩百姓,分到了很多的田地,只要肯出力,就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人。

不,不仅能吃饱穿暖,而且还能活的很好。

家有余粮,子孙无忧。

后继有人啊。

更奇妙的是,韩王并非只有仁义。

韩王也穷兵黩武,屡战屡胜。

这一次伐楚,更是动了百万之兵,征召了无数精壮。

但事实证明,只要国家治理的好。

征伐不会影响民生。

如果国家治理的不好,又穷兵黩武,又修建三百里皇宫,又修筑长城。

那这个国家就崩溃去吧。

韩王仁义宽厚,勇悍似虎。

他真的成功了。

多少颍川人捶胸顿足,没有跟随韩王渡河啊。

陈赋倒是不后悔,这是自己的选择,好坏都应该自己承受。

但是他对家乡有爱。

遥想当年在韩王手中繁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