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跟随韩王(1 / 2)

加入书签

颍川郡,新郑城外。

青鸟亭。

王正家中。

王正是一个地道的韩地农民,不识字,也不懂太多的道理。

成天在田地里刨食。

父母已经亡故,有两个兄弟,但已经分家。

有一位妻子,三个孩子。

韩婴在韩地称王的时间很短暂,但他已经成为了韩婴坚定的支持者。

有些事情听说是没有用的,眼睛看到的才是真的,也特容易让人相信。

王正看到亭西的陈勇家因为家中实在是困难可怜,每隔一个月就有官府送来救济的食物。

有肉、米、盐。

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够让陈勇家度过很多难关。

有奸诈之徒馋这份米粮,就想欺瞒官府,谎称自己家也有困难。

但这个奸诈之徒很快便被关进了大牢,又被安排去做徭役。

这两件事情告诉了王正。

韩王仁厚,抚恤百姓。

官府精干强悍,并不昏庸。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韩婴贯彻了自己的贞观第一令,免颍川今年的田税。

王正做了几十年的人,还第一次听说官府不征粮。

有点将信将疑。

但在秋收之后他的疑虑就被打破了。

官府确实没有派遣官吏征粮。

但带来了一车车的铜线、粗布,用来购买农民手中的粮食。

官吏还告诉农民,颍川商贾汇聚之地,今年颍川丰收,但其他地方就不知道了。

如果有商人购买农民手中的粮食,卖去其他地方。

请他们不要卖,以备不时之需。

王正等农民们把粮食卖给了官府。

因为这样的官府真的太好了。

不征收田税,反而用铜钱、粗布购买。

更何况今年颍川丰收,农民手中存粮多的有点愁,很多家中的粮仓都放不下呢。

卖点给官府不仅乐意,还解决了麻烦。

商人就休想了。

昨天还有商人来到亭内收购粮食,出价挺高,但包括王正在内没有一个农民肯卖。

只有在吃不饱的时候,人们才知道粮食的金贵。

而在秦国的统治下,王正就从没有吃饱过。

现在家里储粮这么多,他心里踏实着呢。

卖给商人?呸!

总之,王正就这样成为了韩婴的坚定支持者。

因为现在是农闲,王正闲来无事,拿着猎弓打算出门射点东西吃。

他捕猎的本事一般,但偶尔也能瞎猫遇到死耗子,反正闲着也闲着。

逮住一只兔子都是赚的。

颍川平地没有山,荒田里就是猎场。

不知不觉,王正来到了亭长“衙门”

附近。

见到了一群人围在布告栏前哀嚎。

“大王为何弃我等而去?!

!”

有皓老者嚎啕大哭,似天塌下来了。

“不是说项羽为霸王,天下安定吗?怎么又要乱起来了?我们颍川哎。”

“这该怎么办啊。

我们要不要走?”

其余百姓也是忧心忡忡,议论纷纷。

王正听了几句话后,感觉不太好,连忙走上前去分开了人群看布告栏,但他看不懂,就问站在布告栏前的亭长。

听完之后,王正惊呆了。

布告栏上的内容很简单。

天下马上要乱了,颍川四战之地无险可守。

韩婴自觉守不住颍川,打算北渡黄河前往河北,都晋阳。

并劝说百姓与他一起走,如果恋栈不去,必定兵战凶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