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汾阴(2 / 2)

加入书签

“是。”

众宗室、韩地贵族齐齐应是,然后起身排队离开了。

韩婴点了点头,与韩成说了一些事情。

不久后,韩成也走了。

堂屋内,韩婴独坐主位,叹道:“韩王信、韩匡。”

经过他的深耕,洛阳宗室的选择,大部分都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韩王信果然带着鹰派去了韩地。

韩王信终究还是有天命的,必做一任韩王。

不过韩王信可能会死在章邯的大军之前。

唯一出乎他意料的是韩匡。

对于这个卖酱油的老翁,他印象颇深,两个孙子韩允、韩会都很优秀,儿媳王氏体弱多病。

但他也想不到韩匡竟然如此刚烈,病重为了不拖累孙子而自杀。

“战国余烈。”

韩婴又轻叹了一声,大声对门外的昭勋说道:“勋。

召见韩匡之孙韩允、韩会。”

“是。”

昭勋大声应是,转身下去了。

不久后,韩允、韩会兄弟从外走了进来,都穿着丧服。

脸色哀伤,有些消瘦。

“君上。”

兄弟二人进来后躬身行礼道。

韩婴说道:“坐。”

“谢坐。”

兄弟二人来到了左边位置坐下。

韩婴说道:“你们祖父的事情,我知道了。

是我累了他。”

韩允摇了摇头,对韩婴拱手行礼,掷地有声道:“君上言重了。

我很哀伤祖父的死。

但我不认为这是君上累了祖父。

祖父也不会这么认为。

因为祖父临死前惦念的是韩氏之仇,先王之恨。

只要君上励精图治,复我韩国。

不说祖父可死,我们兄弟也可死也。”

韩会随兄长之后,对韩婴拱手行礼。

韩婴为之改容,拱手还礼道:“我知矣。

我不再提此事。

我如果不能兴复韩国,就死在疆场。

不让你们祖父孤单。”

少说,多做。

说再多感伤的话,不如兴复韩国的行动来的实际。

是对生者的激励,对死者的慰藉。

韩允、韩会兄弟再一次行礼。

韩婴点了点头,让他们兄弟下去了。

他们走后,韩婴感慨道:“我宗族中有这样的子侄,我何愁大事不成啊?”

由韩允兄弟,韩婴又想到了宗族中其他贫寒的族人。

如木匠韩明家。

“等我稳定下来,哪怕局势再坏。

也要立学校,请名师教他们读书。

因材施教,喜沙场建功的传授兵书,喜经典学问的,专心学问。”

韩婴心中暗道。

韩婴起身离开堂屋,沿着走廊前往书房。

晋安已经把韩婴的东西带进了书房并整理好了。

韩婴让晋安拿来一张地图,低头仔细研究了起来。

汾阴就是他选择的地方。

有个术语叫战略转进。

虽然中原地区现在没有强大的秦军,但易攻难守。

章邯一来,泥沙俱下。

汾阴就不一样了。

虽然直面秦国长城军,但汾阴四周水网密集,山川地形复杂。

内部是一个河谷平原,土地肥沃。

只要在这个地方安定下来,就可以等待时机夺取河东、上党二郡,自立韩王,以此为根基慢慢蚕食河北。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