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极芯一号(2 / 2)

加入书签

了这样的问题。

团队成员为了找出错误的地方,把整块芯片分成了很多小模块,逐一排查。

这段时间,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大家找出不少错误的地方并将之改正,但还是没能完全清除所有错误点。

在输入特定参数进行运算测试时,结果总是出错。

现在,已经是在进行第五轮的排查纠错了。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全球芯片制造最强的茵特儿,布的cpu工艺制程是22纳米,集成了227亿个晶体管,主频率达到了36g,而且是双核的,比极智科技实验室现在研究的这个极芯一号强大太多了。

为了给公司团队积累经验,王铭洋并没有把要设计的芯片性能标准定得太高,即使是研成功,他也只是打算象征性的造个几十块出来做测试验证用,花在极芯一号上的资金全当是练手了。

按照王铭洋的预想,先把一号研究出来,再研究二号,三号,甚至更多。

在此过程中,大家只专注于芯片的算力提升,然后再挥自己在软件编程方面的优势,直接在底层实现多核心多线程并排协同工作,让芯片的总体性能实现巨大提升,以满足人工智能程序对庞大算力的要求。

等研究室的半导体研究人员技术和能力上来之后,再开始往精细化方面展。

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王铭洋的眼光在27寸大的显示屏上快扫描。

显示屏的画面一两秒切换一次,王铭洋在以惊人的度查找错误的地方。

集中注意力的王铭洋,大脑很快进入了兴奋的工作状态,效率达到最佳状态,完全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不知不觉中,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时间也来到了六点五十分。

王铭洋揉揉双眼,松了一口气,这回的运算测试总算是成功了。

这也表明,极芯一号的所有bug都被自己清除了。

王铭洋把文件保存好,并快编写错误文档,好让研团队了解错误生的位置和原因,避免以后踩坑。

关掉电脑,喝了几口水,王铭洋回房间睡觉了。

“靠,不会吧,项目研究成功了?老大真是威武,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所有错误都找出来了!

太好啦,极芯一号,我们设计的第一款芯片终于完成最重要的一步了。”

ps:喜欢看的亲们请给个五星好评,或者用爱电,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