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自研电池(1 / 2)

加入书签

在场众人都知道手机是公司最重要的盈利点,无论怎么样重视都不为过。

要保持领先优势,一定要大力投入研,而且是要大搞前瞻性的研,今天产品经理提出的建议就很有前瞻性,值得大家的掌声。

公司今天又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才,王铭洋当然是很高兴的,当场对产品经理的建议表示肯定,并让手机研部的人散会后论证解决方案。

为此,王铭洋把以前自己做电动自行车时研究出来的电源管理技术提拎了出来,准备让研部的人改进一下,先试验看看情况再说。

这个会议,为集团公司今年的大概工作方向定下了调子。

王铭洋回到办公室,手摸下巴思考着事情。

要想彻底解决题,看来还是要从电池方面入手。

王铭洋想到自己手机电池的供应商亚迪公司,它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于是拿出手机拨通了黄传福的电话。

“喂,王老弟,今天终于有空给我打电话啦?上次约你吃饭没成,今天晚上怎么样?”

电话那头传来的不只有黄传福的声音,还有汽车动机的声音,一会大一会小的。

看来黄传福正带队在试车场试车,王铭洋上次去亚迪找他谈事情的时候也是在那里见的面。

“行,黄老哥话,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正有个事情想请教一下,现在的手机电池,容量还能再提高吗?我觉得手机的续航能力还有些不足。”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要想提高容量,最快见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电池的电压。

同等体积下,电压越高,储存的电量就越多。

但是电压越高,电池就越不稳定,容易生爆炸。

现在用的都是锂电池,这玩意爆炸威力不小,所以要走这条路线的话一定要严格论证,把握好度。”

“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达到提高容量的目的,得不偿失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严格来说没有,除非是电池材料或者加工工艺有革命性的突破,要不还真不行。

我公司汽车的动力电池就因为这个被卡很久了,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电池的容量,只能慢慢摸索。”

晚上,王铭洋按时赴约,同行的还有王铭泽,之所以把他叫来,是想看看今晚和黄传福的探讨能不能有所收获。

和黄传福同来的也有两个人,都是负责电池生产研究的。

大家一坐下来开始介绍,菜还没吃一口,就连干了三小杯六粮液,饭局才算正式开始。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都是在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上。

从行业动态到展前景,大家都知道高容量电池的远大应用前景,但目前能量密度最大的锂电池理论都提出来几十年了,一直都没有太大的突破,只是锂电池的很多缺点被改进而已。

说到这,大家不禁感慨电池研究之路多艰,更感慨高能电池前景之光,引得无数科研能人投身于其中。

“现在的锂电池缺点还是有很多的,用的电解液生产难度大,污染高,不够稳定,使用时间久了电池内部容易产生结晶体,堵塞隔膜,这就造成容量和放电能力下降。

最坏的程度是引起电池短路产生爆燃,这玩意,一爆燃起火就灭不了。

比较理想的就是固态锂电池。

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锂电池不易生短路,工作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安全性很高。

一直以来,能量密度是锂电池展的瓶颈之一。

固态电解质不仅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还有较小体积、较优异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装更多的高电压正极材料,使能量密度大大提高。

使用固态电解质后,锂电池在充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