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风帆下的阴影(1 / 2)
王审知“用沸腾铁水淬炼钢铁甲胄”
的决断,如同给福建的军工体系注入了新的灵魂。
压力从海上传导至陆地,最终汇聚于天工院那永不熄灭的炉火之中。
鲁震在成功将“铁牛”
(蒸汽机)应用于鼓风之后,几乎未作停歇,立刻带领核心团队扑向了下一个目标——蒸汽锻锤。
这比驱动锯盘或鼓风机要复杂得多,它需要将蒸汽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沉重锤头精准、可控的垂直打击,对机械结构、材料强度和控制精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工棚内,图纸铺了满地,上面画满了复杂的杠杆、曲轴和离合器结构。
废弃的零件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气息。
失败接踵而至:锤头落下力量不足;打击频率无法控制;关键连接件在反复冲击下断裂……
“不行!
再来!”
鲁震的眼睛熬得通红,嗓子已经完全嘶哑,他像一头固执的困兽,围着那台屡屡失败的原型机打转,“这里的连杆强度不够!
用新炼出来的高碳钢重做!
还有这个离合机关,太笨了,要改!
必须能精准控制锤头起落!”
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烫伤和割伤布满了手臂,但他浑然不觉。
王审知偶尔前来视察,看到的永远是鲁震和工匠们埋头苦干、与钢铁和难题搏斗的场景。
他没有催促,只是留下了一句:“鲁大匠,记住,我们要的不是能砸下去的锤子,而是要一把能听从号令、千锤百炼的‘铁手’。”
这句话点醒了鲁震。
他不再一味追求锤头的重量和打击力量,转而开始精细设计传动和控制机构。
借鉴了水碓和传统人力锻锤的一些原理,结合蒸汽动力的特点,他们终于设计出了一套相对可靠的曲柄连杆与摩擦离合器组合系统。
这一日,经过又一次紧张的组装和调试,一台模样笨重、却结构严谨的蒸汽锻锤原型机,屹立在工棚中央。
沉重的铸铁锤头被吊装在坚固的框架上,连接着那台经过再次强化的“铁牛”
。
“点火!
加压!”
鲁震的声音带着颤抖。
锅炉燃烧,气压攀升。
随着离合器被缓缓推合,蒸汽动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开始带动那沉重的锤头,“哐……哐……哐……”
地上下运动起来!
起初还有些生涩和晃动,但在工匠们的微调下,很快变得稳定而富有节奏。
沉重的锤头每一次落下,都带着千钧之力,砸在下方固定的铁砧上,出沉闷而震撼人心的巨响,整个工棚的地面都在随之微微震动。
鲁震小心翼翼地亲自操作,将一块烧红的厚铁板移到锤头下。
伴随着精准控制的打击,那坚硬的铁板以肉眼可见的度被锻打延展,形状随之改变,内部的杂质仿佛也在这一下下沉猛的敲击中被挤压出来。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一名年轻工匠激动地大喊,声音带着哭腔。
鲁震没有欢呼,他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抚摸着那刚刚经受锻打、尚有余温的铁板表面,感受着那致密而均匀的质感,良久,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对着王审知的方向,喃喃道:“大人……‘铁手’……成了。”
消息传到王审知那里,他立刻下令,以此原型机为基础,优先建造数台大型蒸汽锻锤,装备新建的“装甲工坊”
,专门用于锻打战舰所需的关键装甲钢板和水线带护甲。
福建战舰的“铁甲”
之路,终于迈出了从无到有的、最坚实的一步。
然而,就在这象征着防御力量飞跃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