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鲁震的蒸汽梦(3 / 3)

加入书签

,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把这‘嗤嗤’叫的玩意儿,驯服出个名堂来!”

“好!

要的就是这股劲头!”

王审知抚掌笑道,“不过,鲁大匠,也莫要只钻牛角尖。

燧枪和臼炮的进度,同样不能落下。

那边是立竿见影的战斗力,这边是未来的种子,两手都要抓。”

“大人放心!”

鲁震拍着胸脯保证,“那边有几位大弟子盯着,关键处某家亲自把关,绝不会误事!”

离开那间充斥着失败气味却又孕育着希望的工坊,陈褚忍不住对王审知道:“大人,您对鲁大匠这般‘梦想’的支持,属下佩服。

只是,此举耗费甚巨,且前途渺茫,恐怕朝野之间,非议更甚。”

王审知眺望着远处正在拔地而起的新天工院框架,淡然道:“元亮,可知为何我坚持要将天工院建得如此宏大,还要分设格物堂、数据房?”

“请大人明示。”

“因为我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工巧匠的集合地,更是一个孕育‘道理’的所在。”

王审知目光深邃,“鲁震今日之败,并非毫无价值。

他证明了某种密封材料不行,某种结构设计有缺陷。

这些失败的数据,记录下来,分析总结,便是宝贵的知识。

一代人不行,便积累给下一代。

终有一日,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质变,那‘嗤嗤’的漏气声,或许就能变成推动时代巨轮轰鸣的动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非议,自古变法维新,哪有一帆风顺?商鞅徙木立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又何尝不是非议漫天?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一次次实实在在的成功——无论是战场上的胜利,还是民生上的改善——来堵住他们的嘴。

当福建百姓因新农具而丰衣足食,因新战船而海疆安宁,因新医药而祛病消灾时,谁还会在乎我们曾经‘浪费’了一些铜料去研究一个会喷气的铜壶呢?”

陈褚闻言,深深一揖:“大人深谋远虑,非褚所能及。

是属下短视了。”

王审知扶起他,笑道:“非也,元亮你负责具体政务,考虑实际效益乃是本分。

我负责抬头看路,指明方向。

你我二人,相辅相成罢了。”

两人边走边谈,很快又将话题转回了迫在眉睫的军械供应和漳州战局。

但在陈褚心中,王审知那番关于“梦想”

、“种子”

和“知识积累”

的话语,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隐约感觉到,王审知所要打造的,远不止一个兵精粮足的割据势力,而是一个拥有不断自我进化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强大根基。

而在那间小小的工坊里,鲁震已经带着徒弟们,再次围在了那“嗤嗤”

漏气的装置旁。

这一次,他们的眼神不再沮丧,而是充满了审视和探究。

鲁震拿起炭笔,在一块木板上仔细画下漏气点的结构,口中念念有词:

“大人说得对,光堵不行……或许,可以加个活动的阀?或者,把这里加厚?再试试不同比例的铜锡合金?还有,那喷出的汽,能不能用来……烧热水?”

失败的阴霾被驱散,探索的火种再次被点燃,并且燃烧得更加旺盛。

这火种,不仅属于鲁震,更属于这个在王审知引领下,正悄然将“格物致知”

刻入基因的新福建。

陆上的烽火与海上的波涛固然惊心动魄,但这工坊里微弱却执着的“嗤嗤”

声,或许正在诉说着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