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丧钟敲响(1 / 2)
王潮逝去的消息,如同初冬的第一场寒霜,迅而无声地渗透了节度使府的每一寸砖瓦,继而笼罩了整个泉州城。
尽管王审知下令暂缓公开丧,但如此重大的变故,又如何能真正密不透风?
府内骤然加派的守卫、官员们脸上难以掩饰的悲戚与凝重、以及那无形中弥漫开的压抑气氛,都像无声的宣告,让所有敏感的人都意识到——天,变了。
正式的丧钟,终于在第三日清晨敲响。
低沉而悠长的钟声,一下,又一下,从节度使府最高的钟楼传出,回荡在泉州城清冷的空气中。
这钟声庄严肃穆,带着一种宣告一个时代终结的沉重力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商铺陆续歇业,行人驻足垂,喧嚣的市井渐渐安静下来,一种集体的哀悼之情在城市上空凝聚。
节度使府内,灵堂已然设好。
素幡白帷,香烟缭绕。
王潮的灵柩停放在正中,这位生前叱咤风云的枭雄,此刻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只是沉睡。
文武官员们身着素服,按品级序列,鱼贯而入,进行祭拜。
气氛庄重而压抑,低沉的哭泣声和压抑的叹息声不时响起。
王审知作为未亡弟(按照礼仪,子嗣年幼时,兄弟可主丧),身穿最粗的生麻丧服(斩衰),跪在灵柩一侧答礼。
他脸色苍白,眼眶深陷,显然多日未得安眠,但腰杆挺得笔直,神情肃穆,举止合乎礼制,不见丝毫慌乱。
每一个前来祭拜的官员,都会偷偷观察这位即将成为新主子的年轻人,试图从他的表情和姿态中,读出未来的风向。
陈褚作为治丧总管,忙前忙后,安排礼仪,接待吊唁,事事井井有条,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
李尤、张渠等武将则按剑立于灵堂内外关键位置,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每一个人,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他们的存在,无声地宣示着军权对王审知的绝对支持。
郑珏也来了。
他穿着一身符合身份的深色素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戚,在灵前行礼时,甚至抬手用衣袖擦了擦并无泪水的眼角,姿态做得十足。
然而,他那双看似低垂的眼睛,却在不经意间飞快地扫过灵堂内的每一个人,观察着官员们的反应,尤其是那些王潮旧部和中立派的表情。
他与几个心腹门生交换着隐秘的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祭拜完毕,郑珏走到王审知面前,微微躬身,语气沉痛:“王司马,还请节哀顺变。
大帅仙逝,实乃福建巨大损失。
如今千斤重担,皆系于司马一身,万望保重。”
这话听起来是关怀,实则再次强调了“重担”
和“系于一身”
,暗戳戳地提醒众人王审知面临的挑战和其权力的“临时性”
。
王审知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郑珏对视,虽然悲痛,却无一丝怯懦:“有劳郑公挂心。
兄长遗志,审知不敢或忘。
当前要,是办好兄长丧事,稳定大局。
至于重任,”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确保周围几名重要官员都能听到,“审知年少德薄,唯知尽心竭力,上不负朝廷,下不负军民,中间不负兄长所托。
还望郑公及诸位同僚,鼎力相助。”
这番话,不卑不亢,既回应了郑珏的“关怀”
,也明确表达了继承遗志、承担责任的态度,更呼吁团结,将了郑珏一军——你若真为福建着想,就该相助,而非掣肘。
郑珏面色不变,微微颔:“分内之事,自当尽力。”
便不再多言,退到了一旁,与几个亲近官员低声交谈起来,目光却时不时瞥向王审知和那些掌握实权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