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军中稳局(1 / 3)

加入书签

议事厅内的硝烟虽暂熄,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如同暴雨前的低气压,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王审知最后那句“以军法从事”

,不仅是对郑珏的警告,更是向所有观望者亮出了底线和獠牙。

众人散去时,眼神交汇间充满了复杂的意味,有敬畏,有担忧,也有暗自盘算。

王审知没有在空荡的议事厅多做停留。

他知道,言语的威慑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填补权力真空、让所有觊觎者不敢妄动的,是实实在在的、牢牢掌握在手中的军权。

郑珏可以鼓动唇舌,可以串联士绅,但只要军队稳如磐石,福建的天就塌不下来。

“李尤,张渠,随我去大营。”

王审知言简意赅,率先向外走去。

陈褚需要留下处理政务和舆论,稳定军心这副重担,必须由他亲自来挑,而李尤、张渠这两位军中核心,则是他最重要的臂助。

泉州城外的军营,旌旗招展,号角声声。

表面上,一切如常,士兵们照常操练,巡逻队往来穿梭。

但若细心观察,便能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

中下层军官的眼神中带着探究和疑虑,士兵们的窃窃私语也比平日多了几分。

王潮病危(乃至可能已逝)的消息,即便官方封锁,又怎能完全瞒过这些枕戈待旦的军人?主帅更迭,历来是军队最易生变的时刻。

王审知一身便服,只带着李尤、张渠及少量亲卫,径直走入中军大帐。

得到消息的各级将领已匆忙赶来,按职衔高低肃立两旁。

这些将领,有王潮的旧部,有王审知自己提拔的亲信,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派。

此刻,他们的目光齐刷刷落在王审知身上,等待着这位即将(或已经)成为他们新统帅的年轻人,会说出怎样的话。

王审知没有立刻坐上主位,而是站在大帐中央,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他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传入每个将领耳中:

“诸位将军,想必近日营中已有诸多流言。

今日我来,便是要告诉大家实情。”

他停顿了一下,帐内落针可闻,“兄长王潮,为国操劳,旧疾复,已于昨夜……溘然长逝。”

尽管有所猜测,但当王审知亲口证实这个消息时,帐内还是一片哗然,不少老将面露悲戚震惊之色,有人甚至失声低呼。

王审知抬手,压下骚动,继续说道:“兄长临终前,将福建军政大事,托付于我。”

他这话说得极其自然,仿佛天经地义,没有给任何人质疑“遗命”

真伪的机会。

“我知道,有人担心,我王审知年轻,能否担此重任?有人疑虑,福建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他向前一步,声音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我能否胜任,不在年纪,而在能否带领大家打胜仗,能否让兄弟们有粮饷、有前程!

福建的路该如何走?很简单,继续走兄长和我们一起开创的路!

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军队兵强马壮,让任何敢觊觎福建的敌人,都有来无回!”

这番话朴实无华,却直击军人的心坎。

当兵的,最关心的无非是统帅的能力、自身的利益和集体的荣誉。

王审知过去几年在后勤、装备、战术上的表现,尤其是“雷火营”

的建立,早已在军中树立了“能打仗、有办法”

的形象。

此刻他明确表态延续既定政策,无疑给担忧未来变化的将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光有表态还不够。

王审知深知,必须立刻进行人事安排,将关键位置牢牢掌控在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