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联合弹劾(1 / 5)

加入书签

天工院门外,气氛与院内激荡澎湃、展望世界的豪情截然相反,如同冰火两重天。

以郑珏为的数十名“正理学社”

成员及部分持相同政见的士子、老派乡绅,肃然而立,鸦雀无声。

他们并未喧哗鼓噪,只是沉默地聚集,如同一块沉重冰冷的巨石,压在刚刚被世界地图点燃激情的天工院门口,无声地表达着最强烈的抗议。

陈褚得到王审知的指示,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出院门。

面对这位昔日的同道、如今俨然已成为对立面领袖的郑珏,他心情复杂,却步伐坚定。

“郑公,”

陈褚来到郑珏面前,拱手一礼,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今日率众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郑珏面无表情,花白的胡须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他并未还礼,只是用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盯着陈褚,声音低沉而清晰,足以让周围所有人都听得见:“陈子郁,老夫今日来,非为私交,乃为公义。

见教?不敢当。

只是眼见这‘天工院’内,奇技淫巧之声日嚣尘上,蛊惑人心,舍本逐末,甚至妄谈什么‘星辰大海’,背离圣贤教诲,动摇国本根基!

吾等读圣贤书,食朝廷禄,岂能坐视不理?特来请问王司马,究竟欲将这泉州,引向何方?!”

他身后的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压抑的附和声。

陈褚面色不变,朗声道:“郑公此言,请恕陈某不敢苟同。

天工院所研所究,防疫之术活人无数,新式农具增产粮食,坚固海船护卫商民,精良货币便利百姓,哪一件不是实实在在利国利民之事?何来‘奇技淫巧’之说?至于眼界向外,探寻寰宇,圣人不也云‘四海之内皆兄弟’?知天下之大,方能显华夏之文明,取他山之石,方能琢自家之玉,何错之有?”

“强词夺理!”

郑珏身边一位中年门生忍不住厉声斥责,“陈子郁!

你也是读孔孟之书出身,岂不知‘君子不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终日沉迷于匠作厮役之事,与胥吏工匠为伍,追逐锱铢之利,奇巧之变,岂是士大夫所为?尔等所为,纵得小利,然败坏人心,轻视礼乐,重利轻义,此乃取乱之道!

长此以往,人人逐利,谁还读圣贤书?谁还守君臣礼?这与夷狄何异?!”

又一位乡绅模样的老者颤巍巍地补充道:“是啊,陈先生!

还有那‘兵械科’!

专研杀戮之器,有伤天和!

如今又要造大船出海,与蛮夷争利,甚至可能引来更强外患!

王司马年轻气盛,只顾开拓,却不知守成之难,安内之要啊!

我等实在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陈褚听着这些熟悉的论调,心中叹息,却更觉自己转变之必要。

他提高了声音,目光扫过众人:“诸位!

‘君子不器’,并非让人一无所长,而是要不拘泥于一技,心怀大道!

请问,若无‘器’,如何践行‘道’?若无防疫之‘器’,去年瘟疫之时,我等难道空谈仁心坐视百姓成片死亡?若无农具之‘器’,难道让百姓饿着肚子读圣贤书?若无战船之‘器’,难道等南汉海盗劫掠商船、杀戮百姓时,我们仅凭道德文章去感化他们吗?”

他语气转为激昂:“利民之器,方为神器!

格物之理,亦是天理!

这与圣贤‘仁政’‘爱民’之核心何曾背离?至于出海,非为争利,实为求生、求强!

郑公,诸位,你们只看到眼前的泉州似乎安稳,却看不到外界虎视眈眈!

看不到中原战乱不休,流民遍地!

若我泉州不自强,不开拓,今日之富庶,可能就是明日他人觊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