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一道政令(1 / 3)

加入书签

南剑州的夏日,在紧张与忙碌中悄然来临。

阳光炙烤着新修补的城墙,也催生了田野里羸弱却顽强的禾苗。

城内市井的喧嚣日益恢复,但一种新的秩序感已然取代了兵变初期的混乱。

王潮的权威和王审知的影响力,通过那套新建立的权力架构,逐渐渗透到州郡的每一个角落。

王审知的伤势终于大为好转,虽不能开弓舞剑,但处理公务已无大碍。

他没有丝毫懈怠,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他构想已久的蓝图之中。

度支司的运转逐渐步入正轨,清晰的账目和严格的核算开始显现出威力,不必要的开支被大幅削减,资源流向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这对他而言,仅仅是基础。

这一日,他并未在度支司的案牍间忙碌,而是请来了老匠人赵革,还有几位在防疫、农耕、水利方面略有心得的老兵和农户,齐聚于刺史府旁一间刚刚收拾出来的宽敞廨房内。

廨房门口,挂上了一块崭新的木牌,上书三个朴拙却有力的大字——“格物堂”

“赵师傅,各位老哥,今日请诸位来,是想和大家商议一件大事。”

王审知的态度一如既往的谦和,他请众人坐下,阿福为每人奉上一碗消暑的凉茶。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这位地位尊崇的参军有何吩咐,尤其是赵革,看着那块“格物堂”

的牌子,浑浊的眼中充满了困惑。

“参军,这‘格物堂’…是作何用的?”

一个老农忍不住问道。

“问得好。”

王审知微微一笑,“‘格物’二字,取自《大学》‘致知在格物’。

简单说,就是探究事物的道理。

请诸位来,就是希望借助各位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起探究如何能让我们的农具更好用,兵器更锋利,城池更坚固,防治疫病更有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惊讶的脸庞:“在这里,不论出身,只论本事。

谁有好的想法,好的手艺,都可以提出来。

若想法可行,堂里会拨给钱粮物料让你试造;若造出来确实有效,必有重赏!

其法还会记录在册,推广全军、全州!

诸位之名,亦将随其法其器,流传后世!”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

这些匠户、老兵、农夫,平日里何曾受过如此重视?他们的手艺和经验,往往被视为“奇技淫巧”

或“微末之技”

,登不得大雅之堂。

如今,竟能被请入这堂堂“格物堂”

,其技艺竟能被记录、推广、甚至留名?

赵革的手微微颤抖起来,他一生与木头铁器打交道,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手艺不失传,何曾想过“流传后世”

“参…参军所言当真?”

一个善于制作弓弩的老兵激动地问。

“军中无戏言。”

王审知正色道,“格物堂初立,批便有三大课题:一,改进犁铧,深耕省力,由赵师傅牵头,这几位老农协助;二,改进军中弓弩射程与耐用,由李弩手牵头;三,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防疫之法,编订成册,由防疫有功的军医和几位老者牵头。”

他当场宣布了课题、负责人和初步的经费物资。

没有空话套话,全是实实在在的项目和资源。

“所需物料、人手,皆可报于度支司核准支取。

每十日,我等在此聚会一次,汇报进展,商讨难题。”

王审知最后道,“诸位,让吾等携手,格物致知,利国利民!”

看着手中盖有度支司大印、写明了钱粮数目的批条,听着王审知务实而富有感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