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星火燎原(2 / 4)

加入书签

下达总攻命令。

所有攻城器械均已备齐,士卒休整充分,而反观南剑州城头,守军明显显露出疲态,士气低落。

然而,就在军议即将开始之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郑珏领着四五名文吏打扮的人,竟不顾卫兵阻拦,径直闯入了大帐!

“王将军!”

郑珏面色肃然,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攻城在即,老夫有一言,不得不谏!”

王潮眉头一皱,强压下不快:“郑先生有何高见?”

他认得郑珏身后那几人,多是原王绪军中和地方投靠过来的旧文官,平日里负责文书账目之类。

郑珏拱手,义正词严道:“《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戎者,兵凶战危,更需依礼而行!

老夫听闻,军中近日推行所谓‘优化流程’、‘定量配给’,竟将尊卑将士等同于流民匠户,以数目字管理,此乃舍本逐末,败坏纲常!

更有人欲以奇技淫巧之物(他目光扫过王审知)用于战阵,似那独轮车,虽有微效,然终非正道!

临战之际,当激之以忠义,励之以爵赏,岂能拘泥于锱铢算计、器物流通?如此下去,恐寒了将士之心,失了征伐之体统!

望将军明察,战前整肃风气,以古礼古法为重,方能凝聚军心,克敌制胜!”

他一番话引经据典,掷地有声,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王审知推行的那套量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应用,将其上升到了“礼法”

、“体统”

的高度。

帐内一些本就对新技术新方法感到不适或利益受损的将领,脸上露出了赞同或思索的神色。

那几个文吏也纷纷附和,表示军中文书账目如今过于繁琐,强调数字,失了仁恕之道。

王潮的脸色沉了下来。

大战在即,最忌内部纷扰。

郑珏选择在这个时机难,可谓刁钻。

王审知心中冷笑,果然来了。

他知道郑珏这几日暗中串联,必有动作,却没料到对方如此直接,在总攻前试图用“礼法”

来否定他的工作,动摇兄长的决心。

就在王潮准备开口呵斥郑珏扰乱军心之时,王审知却上前一步,抢先行礼,语气平静无波:“郑先生所言,句句引据经典,深谙古礼,弟受益匪浅。”

他先肯定对方,让郑珏和众人都是一愣。

“然,”

王审知话锋一转,依旧谦逊温和,“弟窃以为,古圣先贤制礼作乐,定章立制,其核心无非是为了‘安邦定国,利民惠民’。

昔日孙子练兵,亦重‘分数’、‘形名’,此莫非不是数目字管理?诸葛亮制木牛流马,节省民力,以供军资,此莫非不是器物流通?皆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

他不直接反驳郑珏的“礼”

,而是用更高层面的“目标”

和更古老的先贤实例来化解。

“如今我军困于城下,粮草不继,士卒疲惫。”

王审知看向王潮和众将,声音清晰起来,“若无一清晰账目,何以知粮草还能支撑几日?何以公平分配,避免饿殍遍地、军心涣散?若无改良器械,何以节省人力,让更多士卒养精蓄锐,而非浪费在搬运途中?若无昨夜佯攻疲敌,何以知北城墙低矮陈旧、守军调度迟缓,为我军今日总攻指明重点?”

他每问一句,帐内便安静一分。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问题。

王潮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郑先生忧心军心体统,乃老成谋国之言。”

王审知再次对郑珏拱手,姿态放得极低,“然弟以为,最大的体统,乃是让我军将士吃饱饭、少伤亡、打胜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