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深耕厚植(1 / 3)

加入书签

夕阳的余晖将王审知的身影拉得细长,他站在新辟的流民垦荒区边缘,目光扫过那些挥汗如雨的身影。

泥土的腥气混杂着青草被割断后的清新味道,在晚风中弥漫。

手中的木棍无意识地在地上划动着,勾勒出曲辕犁的关键部件——犁辕的弧度、犁评的卡位、犁梢的受力点。

阿福传来的关于南剑州守军异动和郑珏暗中联络旧部的消息,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但表面上,他依旧专注于眼前的“农事”

“参军,这新制的犁铧,入土是深了,可牛拉着也忒费劲!”

一个老农直起腰,捶着后背,指着地里一架刚试用过的直辕犁抱怨道,“照这度,怕是到天黑也犁不完一亩地。”

王审知收回思绪,走上前去。

那犁铧确实比传统的要宽大厚重,是他根据记忆中对唐代江东犁(曲辕犁的前身)的模糊印象,让赵革尝试改进的,意在提高翻土效率。

但显然,只加重犁铧而不改变整体结构,徒增畜力消耗。

“老伯说得是。”

王审知蹲下身,仔细查看犁具与泥土的咬合情况,“是我想得简单了。

光加重犁头不行,得让犁身itse1f更‘溜’,更省力。”

他拿起那根一直在泥土上划动的木棍,就地将脑中构思的曲辕犁结构画了出来:“您看,若是把这辕木改成弯的,从这里曲过来,牛拉的劲儿是不是就能更顺地往下走?再加个这小玩意(犁评),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地硬就浅点,省牛力;地软就深点,多打粮。”

老农眯着眼,看着地上那从未见过的弯曲辕木图案,脸上满是怀疑:“弯的?这……这能结实吗?别一使劲就断了嘞!

再说,这得费多少工料?”

“结实与否,试试便知。

工料嘛,初期是费些,但若真能省时省力,长远看是值得的。”

王审知语气平和,没有丝毫强迫之意,“烦请老伯再辛苦一日,仍用旧犁。

我这就去找赵师傅商议,尽快打个新样子出来试。”

离开垦荒区,王审知并未立刻去找赵革,而是先回了一趟自己的营帐。

他铺开一张粗糙的皮纸,用炭笔将刚才勾勒的曲辕犁结构仔细绘制下来,并标注了初步的尺寸和原理说明。

做这件事时,他刻意放慢了度,显得像是在反复推敲、琢磨,而非成竹在胸。

他知道,营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他,尤其是兄长王潮和那些仍在观望的将领。

过快的“奇思妙想”

,即便有效,也容易招致不必要的猜疑。

绘制完毕,他吹干炭迹,卷起皮纸,这才不疾不徐地走向工匠营区。

赵革正在督造一批攻城用的云梯部件,见到王审知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经过独轮车的成功合作,他对这位年轻参军已颇为信服。

“赵师傅,又来给您添麻烦了。”

王审知笑着将皮纸递过去,“今日下地,现旧犁费力难用,琢磨了个新想法,您给掌掌眼,看能否造得出来。”

赵革展开皮纸,一看那弯曲的辕木和复杂的调节结构,花白的眉毛就拧在了一起:“这……参军,此物结构精巧,但甚是复杂,尤其是这弯曲的辕木,选料、烘烤、定型都极费功夫,远比独轮车难做。

如今攻城器械催得紧,只怕……”

王审知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从容道:“攻城器械乃重中之重,自然优先。

此犁具改造,并非急务。

只是弟想着,若此物能成,将来无论军屯还是安民垦荒,都能事半功倍。

您只需闲暇时,带着一两个徒弟慢慢琢磨试做便可,不必赶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