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获心腹(1 / 3)
剿匪之战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王审知的人生中激起了巨大的、影响深远的波澜。
凯旋的队伍尚未完全归营,胜利的消息和那些经过口耳相传、不免带上了几分夸张色彩的作战细节——尤其是“疑兵之计”
、“火攻断后”
、“险地伏击”
——就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军营。
当王审知骑着战马,押解着俘虏,带着缴获的物资和阵亡弟兄的遗体返回时,他感受到的氛围与出征时已然截然不同。
之前,士卒们看他,目光中多是好奇、审视,甚至因其“巧思参军”
的名头而带着一丝文人领兵的疑虑。
而此刻,那些目光变成了毫不掩饰的敬畏、钦佩,乃至狂热。
那是军队中最硬核的通行证——战功和胜利——所带来的天然威望。
他不再是那个仅仅靠着兄长庇护和“奇技淫巧”
立身的王三郎,而是真正在战场上证明了勇气、决断与谋略的“王将军”
。
中军大帐前,王潮亲自出迎。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王审知的肩膀,眼神中的欣慰、赞许和如释重负,比任何褒奖之词都更有分量。
郑珏也站在迎接的人群中,面色依旧沉静,但那双深潭般的眼睛里,却难以抑制地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惊悸与凝重。
王审知展现出的军事才能,显然出了他此前的预估,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然而,对王审知而言,比这些外界的反应更重要的,是他在此战中真正收获的、远比战利品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初步凝聚起来的人心,尤其是两位关键人物的真心投效。
第一位,自然是百夫长张渠。
这位性格耿直、作战勇猛的低级军官,在此战中与王审知并肩经历生死,亲眼目睹了他如何从最初的紧张迅变得冷静果决,如何运用那些看似“取巧”
实则有效的战术,更重要的是,亲眼看到了他如何珍惜士卒性命、不贪功、不诿过。
在清理战场、安置伤员、分配缴获时,王审知所表现出的公平与仁厚,彻底折服了张渠。
庆功宴后的第二日清晨,张渠便独自来到王审知的营帐外,也不通报,就那么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王审知闻讯赶紧出帐,见状大惊:“张百夫长,你这是为何?快快请起!”
张渠却不起来,昂着头,黝黑的脸上满是郑重之色,声音洪亮:“参军!
昨日之战,张某心服口服!
以往对参军多有怠慢质疑,是张某眼拙!
参军不仅善巧思,更有勇有谋,体恤士卒,乃真豪杰!
张某是个粗人,不懂太多大道理,只愿以此残躯,追随参军左右,牵马坠蹬,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请参军收留!”
这番话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充满了军人式的直白与赤诚。
王审知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知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基石。
他上前用力扶起张渠:“张大哥言重了!
你我并肩杀敌,便是生死弟兄!
日后诸多艰难,正需张大哥这般忠勇之士鼎力相助!
快起来!”
这一扶一诺,便定了主从之名,也收了王审知穿越以来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武将心腹。
而第二位,则更是意外之喜,便是那员被俘的敌方骁将,李尤。
李尤被俘后,一直沉默寡言,眼神桀骜,带着败军之将的屈辱和决绝,只求一死。
王审知却并未将他与其他俘虏一同关押,也未急于招降,反而吩咐军医好好诊治他的伤势,饮食上也未曾苛待。
这日,王审知亲自来到关押李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