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你说不动心,眼角怎么红了(1 / 3)

加入书签

虞妩华闭门第七日,昭阳殿的朱漆大门紧锁如铁,连风都透不进半分。

殿内无香、无灯、无声,唯有一盏残烛在案头将熄未熄,火苗微弱地跳动,映得她侧脸忽明忽暗,像一尊沉入深渊的玉像。

墨兰跪坐在箱笼前,指尖轻颤,正将一叠叠泛黄的文书投入铜盆。

火舌舔舐纸页,灰烬翻飞如蝶,每一页都曾是她前世布局的伏笔,每一字都是她用血泪换来的权谋密语。

如今她要亲手焚尽这一切——不是放弃,而是清洗。

“烧干净。”虞妩华坐在屏风后,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一个字都不许留。”

墨兰低应一声,却在翻动一只旧樟木箱时,指尖忽然触到一方柔软布料。

她下意识抽出,竟是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素色中衣,领口已磨出毛边,袖口泛黄,显然经年未穿。

她愣住:“这……这不是娘娘的东西?”

虞妩华闻声抬眼,目光落去的刹那,心口猛地一窒。

那件中衣,她认得。

那是她初入宫时所穿的贴身衣物,为避风头,特意选了最朴素的样式。

可她从未交出过——当年她亲手将它藏于凤榻夹板之下,连青鸾都不知去向。

怎会出现在尚衣局修补的凤袍夹层里?

更诡异的是,衣角绣着一个极小的“玖”字。

针脚细密,丝线暗沉,非虞家惯用的金红双彩,反倒与宫中尚衣局秘档所载的“御制暗记”如出一辙。

而“玖”,既非她的生辰,也非封号,更不是任何可查的寓意。

她缓缓起身,赤足踏过冰冷地砖,接过那件衣服。

指尖抚过那个“玖”字,一股寒意自脊背窜上头顶。

“从哪来的?”她问,嗓音低哑。

墨兰低头:“是……是前些日子修补凤袍时,从夹层里翻出来的。陈婆说是旧年遗物,归档时混进了您的箱底。”

虞妩华眸光骤冷。

凤袍?她的那件玄金织凤、象征贵妃之位的礼服?

她当即传召老织娘陈婆。

片刻后,老人由小宦官搀扶而来,白发苍苍,指节扭曲如枯枝。

她跪在殿中,声音颤抖:“回娘娘……那凤袍确是从库房调出修补,因左肩金线断裂,需用‘双股绞丝缝’固形。”

“双股绞丝缝?”虞妩华眯起眼,“此法早已失传,为何偏用此技?”

陈婆低头:“只因……此法仅用于先帝驾崩那年。当年为藏一道密旨于龙袍夹层,才以双丝绞合封口,取其难拆不易察之效。奴婢见凤袍质地特殊,恐损其筋骨,便沿古法施针……可……可后来发现,缝线被人动过。”

虞妩华呼吸一滞:“说下去。”

“原缝线已被拆开又重绣,新针脚极巧,几可乱真。但老奴年岁虽高,眼力未衰——那活扣处漏了半寸未绞死,留了可启之隙……”

话音未落,虞妩华已亲自执剪,沿左肩暗线小心剖开。

绢帛裂开的瞬间,一张薄如蝉翼的素绢滑落掌心。

她展开。

四字赫然入目——

勿信诏狱。

笔迹干枯如枯枝划石,正是她前世临死前,用指甲在掌心反复刻下的遗言!

那一日,她被押入诏狱,遍体鳞伤,唯有这一句,是她留给自己的最后清醒。

可这绢,怎会藏在她的凤袍夹层?

是谁,在她毫不知情时,将她至死不忘的警告,悄然封存?

她指尖发冷,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无数线索——冰蚕散、夜行老太监、乾元殿借阅记录……

她立刻命人调取凤袍流转账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