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她不辩,偏让真相自己走来(1 / 3)

加入书签

暴雨初歇,天光未明。

昭阳殿偏院的药炉还冒着残烟,苦涩的药味在潮湿空气中浮荡,像一层看不见的纱,裹着生死之间的界限。

沉砚躺在床榻上,脸色灰败如纸,唇色发青,胸口微弱起伏,全靠银针吊着最后一口气。

他的右手食指被白芷用细布裹住——指尖裂开,渗着褐红药汁与血水混合的痕迹,正是昨夜他拼尽最后气力,在纸上划下那几个字时留下的伤。

虞妩华立于屏风外,一袭素白寝衣未换,发丝凌乱地披散在肩头,眸光却冷得如寒潭深井。

她盯着那张药渍斑驳的纸片,目光缓缓扫过“魏……内侍省……迷心蕊”三行歪斜字迹,指节在袖中悄然收紧。

这三个词,轻如尘埃,却足以掀翻整座王朝的根基。

迷心蕊——西域禁药,无色无味,焚燃成香后可潜入神志,令人在恍惚中吐露真言,甚至被悄然操控心意。

若它曾出现在二十年前的宫闱之中……那虞家军饷账目上的批红、朝堂对边关粮草调度的质疑、乃至先帝晚年对父亲突然生疑……一切便都有了答案。

而“魏”,指向的只能是内侍省掌印太监魏长林。

此人执掌内廷文书近三十载,经手无数机密,表面恭顺谨慎,实则深藏如蛇。

他是先帝旧人,也是当今萧玦登基路上最沉默的助力者之一。

虞妩华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前世记忆:父亲被押赴刑场那日,魏长林站在宣德门侧,低垂着眼,手中佛珠轻捻,唇角竟有一瞬极淡的弧度。

那时她不懂。

如今她懂了。

“白芷。”她忽然开口,声音低哑却不容置疑,“将沉砚转移至城西柳三针处,就说是我远房表亲,落水致哑,需秘治。”

白芷一怔:“娘娘,柳大夫虽医术高超,但性情古怪,未必肯接……”

“他会接。”虞妩华打断她,眸光锐利,“你带去那枚青铜铃铛,说是‘旧主之托’,他自会明白。”

那是虞家老仆之间传递信物的暗号,唯有死士才知。

白芷心头一颤,低头应是。

虞妩华又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记住——不得提七皇子遗言,不得称其为主。若有人问起,只说他是我府中旧仆,因救主受伤失语。”

“为何?”白芷忍不住抬头。

“因为……”虞妩华望向窗外渐亮的天际,嘴角勾起一抹极冷的笑,“我要的不是真相被人奉上,而是让它自己从泥里爬出来。若陛下得知沉砚曾为萧珩赴死,只会警觉防备,甚至怀疑这一切皆是我设局引他入套。”

她轻轻抚过腰间凤印,眼神幽深似渊。

“我要他亲自翻开那些尘封的卷宗,亲手触到那些不该存在的痕迹。我要他开始怀疑——他以为掌控一切的宫廷,是否早已被人种下了毒根。”

话音落下不久,宫外传来急促马蹄声。

厉昭——皇帝身边最隐秘的影卫统领——悄然现身殿外,带来消息:陛下已连三日召见魏长林,问询二十年前虞家军饷批红流程。

魏长林应对从容,呈上旧档佐证,笔迹、印章、签押皆无破绽,仿佛一切清白如雪。

可就在昨夜,勤政殿值夜小宦官惊觉,陛下独自一人潜入库房深处,翻检尘封多年的内侍省备档,直至五更方才回殿,面色阴沉如铁。

次日清晨,圣旨突降:彻查北境黑市流向,命户部调取近三十年跨境交易记录,尤其关注西域商队进出贡品名录。

此令一出,满朝哗然。

这并非寻常追责,更像是……有人握住了某条隐秘线索,正循着蛛丝马迹,一步步逼近深渊核心。

虞妩华听完,非但未喜,反而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