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她烧信,也烧了从前的自己(2 / 3)
石。
难怪父兄战死当日,圣旨竟迟了整整三日才到援兵;难怪先帝驾崩那夜,宫中突然燃起大火,烧毁了所有御医记录……
她缓缓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无悲喜,只剩杀意。
就在这时,殿外一阵急促叩门声响起。
“贵妃娘娘!”一名小太监跌跌撞撞扑进来,“边关飞鸽传书!信童亲自送来,说是……性命攸关!”
虞妩华接过铁管,取出其中羊皮卷轴,缓缓展开。
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那是她自己写给萧珩的血书全文,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头剜出的旧伤。
而末尾,多了一行陌生笔迹,墨色尚新:
【我知道你会毁掉它。所以,我抄了一份,留给能看清真相的人。】
落款二字:萧珩。
虞妩华怔住。
良久,她忽然低笑出声,笑声很轻,却带着彻骨的寒意。
“你们都想让我做个有情之人……”她喃喃道,指尖摩挲着羊皮卷边缘,“可这宫里,情字杀人最狠。”
烛火忽明忽暗,映照她侧脸轮廓锋利如刀。
她将三样东西并列置于案上——半块兵符、泛黄账册、羊皮血书。
三份残片,拼不出完整过往,却足以点燃一场焚尽乾坤的烈火。
她凝视良久,终于起身,走向内室暗格。
取出一只紫檀木匣,雕工繁复,锁扣隐秘。
外面风雨又起,雷声滚滚碾过宫墙。
而在无人看见的角落,一道身影悄然立于殿外回廊尽头,黑袍裹身,面容隐在阴影之中。
那人静静望着昭阳殿灯火,良久未动。
仿佛,早已知晓一切将至。
暴雨将歇未歇,夜风卷着湿冷的气息扑入昭阳殿。
虞妩华立于内室暗格前,指尖轻抚紫檀木匣的雕花锁扣,机关“咔”地一声弹开,如心门悄然启封。
她将三样东西——那半块断裂的兵符、泛黄霉斑的账册、以及羊皮血书——一一放入匣中。
动作极缓,仿佛不是在封存证据,而是在埋葬一段残破的魂魄。
铜绿斑驳的兵符映着烛光,折射出幽微冷芒;账册边角磨损,却沉甸甸压着二十年来被掩埋的真相;血书上“萧珩”二字墨迹尚新,像一道不肯愈合的旧伤,在寂静中无声控诉。
白芷候在门外,掌心沁汗。
她从未见娘娘如此沉默。
往日纵使行险布谋,眉梢眼角仍有笑意流转,似蝶舞于刀锋之上。
可今夜,虞妩华连呼吸都像凝了霜。
“送去勤政殿。”她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雨幕,“只许交到陛下亲手中,不得经任何人之手。”
白芷领命而去,身影没入宫道深处。
虞妩华转身步入外殿,坐回案前,提笔批阅奏章。
朱砂点落如血,她神情平静,仿佛方才交付的并非足以倾覆王朝的秘密,不过是一纸寻常文书。
而此刻,勤政殿内灯火通明。
萧玦独坐龙案之后,窗外雷声滚滚,殿角铜漏滴答如针落地。
他盯着那只紫檀匣,良久不动。
守夜太监大气不敢出,只觉帝王周身气压低得令人窒息。
直到天边微白,鸡鸣初起,他才亲手开启匣盖。
一页页翻过,他的指节渐渐发白。
当目光触及血书末尾那句“我知道你会毁掉它”时,喉间竟泛起一阵钝痛。
他猛地合匣,站起身,大氅翻飞如黑云压境。
他没有召见任何人,也没有下旨问罪。
而是独自踏着青石长道,走向昭阳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