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焚稿夜,谁在听我说书(2 / 3)
影。
兵部主事陈通、户科给事中王延章、御史台右丞蒋维安——三人皆身披素袍,手持奏本,神色肃然如临大祭。
朝臣们交头接耳,皆觉今日气氛有异。
这几人平日并无往来,此刻竟联袂而行,步履齐整,似早有默契。
金銮殿上,香烟缭绕,萧玦端坐龙椅,目光沉静如古井。
他昨夜未眠,案前堆着谢霜刃连夜整理的密报:三名官员近半月频繁出入城南旧巷,与一名自称“柳府遗仆”的男子秘密会面;其府中搜出残页账册,墨迹虽褪,却与柳廷钧私印吻合。
更令人惊心的是,其中一页赫然标注:“虞氏军饷缺口,可嫁祸以清权柄。”
当三人齐步出列,高声指控虞家藏匿北境军饷、勾结边将图谋不轨时,满殿哗然。
萧玦只是微微抬眼,指尖轻叩龙椅扶手,声音冷得像霜降前夜:“证据何在?”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铁靴踏地之声。
谢霜刃身披黑氅,甲胄未解,大步而入。
手中捧着一封火漆封缄的密信,递至御前。
“启禀陛下,此乃昨夜自义庄废井中掘出,内为三人与已故左相柳廷钧往来的账目凭证。”他嗓音低哑,字字清晰,“时间最早者,距虞家案发前半年又十七日。”
群臣倒吸一口凉气。
那岂非意味着——这些所谓“忠臣义举”,竟是早已预谋的垂死反扑?
他们并非揭发奸佞,而是妄图借死人之手,将已定之案翻盘,把罪责再度扣回虞氏头上!
萧玦缓缓展开信纸,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笔迹与暗语,唇角忽地扬起一丝讥诮:“有些人,死了还不安分。”他抬眸环视百官,眼神锐利如刀,“活着的,也未必干净。”
一语落下,三名告发者面色骤变。
陈通腿一软,跪倒在地,颤声道:“臣……臣是被蒙蔽!那柳府遗仆许诺重金,说只要扳倒虞家余党,便可保我升迁入阁……”
“蠢货。”萧玦冷笑,“你以为柳党真会留活口?”
退朝后,阳光刺破云层,洒在冰冷的汉白玉阶上,映出斑驳血色般的光影。
萧玦并未回寝宫,而是独自步入偏殿,屏退左右。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佩——温润剔透,雕工古朴,正是从那封密信夹层中发现之物。
玉背刻有细若蚊足的小字:“归真守一,怨念成书。”
他凝视良久,忽然起身,召来内侍:“备辇,去慈恩庵。”
慈恩庵隐于皇城西隅,常年香火寡淡。
慧尘师太年逾七旬,曾为先帝祈福三年,通晓禁术秘典。
她接过玉佩,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眸中竟闪过一丝惧意。
“陛下,”她低声说道,“这是‘执念引墨’的信物。用特殊药水书写的字迹,需以强烈怨恨为引,才能在火焚之后显现。抄经百遍者,若心中无恨,字不成形;若恨意滔天,则魂魄渐裂,终将生出另一个‘我’——那是由怨念凝成的影子,会替主人说出不敢言之事,做出不能为之举。”
萧玦沉默良久,只问一句:“可救?”
老尼摇头:“执念已深,形神俱损。她每烧一次经,那影子便强一分。如今……怕是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句话出自本心,哪一句来自梦魇了。”
返宫途中,风起云涌。
马车行至昭阳殿外,他掀帘望去——只见庭院中央火盆正燃,虞妩华立于焰前,手中捧着一本薄册,一页页投入火中。
火光照亮她的侧脸,一半明媚如春水,一半幽深似寒潭。
他握紧玉佩,在风中低语:“她若成魔,朕便陪她堕地狱。”
那一缕青烟袅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