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把火种塞进太医袖子(2 / 2)

加入书签

盘映着初阳,瓷碗中热气氤氲,药香浓烈得近乎呛人。

雪娘子垂首而立,指尖微颤——那方子是她亲手调配,按明霞夫人所授“固本培元”之法,却暗中多添了半钱炙附子与赤阳藤,足以催动体内隐毒爆发。

殿前内侍欲接,却被冯都尉横臂拦下。

就在此时,萧玦正翻阅北境边报,眉峰紧锁。

三日后便是北使觐见之期,朝中主战派蠢蠢欲动,若不能以外交手段暂缓兵戈,边境恐将再燃烽火。

他抬手欲允准进药,忽觉袖风微动,冯都尉疾步趋前,声音压得极低:“西阁昨夜焚毁三炉安神香,皆混有墨兰根灰烬。”

笔尖一顿,朱砂滴落,染红一页奏折。

萧玦眸光骤冷。

墨兰根性烈,能引心悸幻视,寻常宫人尚知避忌,更何况虞妩华?

她自入宫以来,每逢节令熏香必亲自查验,连宫婢点错一缕沉水都要斥责,怎会容许此物近身?

更遑论一连焚烧三炉!

疑云如雾,悄然攀上心头。

他还未开口,殿外忽又传来急促脚步声。

周仲安大步闯入,官袍未整,额角带汗,手中捧着一卷泛黄医案与一幅脉图拓纸,跪地叩首,声如裂帛:“陛下!昭阳美人所中非寒毒,而是‘九阴逆脉’假象!若服温阳之剂,立毙无疑!”

满殿死寂。

萧玦缓缓抬头,目光如刃,钉在御医脸上:“你说什么?”

周仲安双手呈上医案,指尖因用力而发白:“臣比对三年来昭阳美人所有脉案,又验其唇色、指温、呼吸节律,发现其表症虽似寒毒攻心,实则经络逆行,气血倒流,乃‘九阴逆脉’初期之兆。此症畏热恶补,一旦误用温阳药物,便会引动内息反噬,五脏自焚而亡!”

他顿了顿,咬牙道:“而今明霞夫人所献汤药,烈性过甚,若饮下半盏,便再无回天之力!”

萧玦沉默。

他盯着那幅脉图,图上红线蜿蜒如蛇,几处关键穴道标注着诡异的逆向流向。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那碗药——热气已弱,药汁深褐如血。

片刻后,他忽然冷笑一声,拂袖而起:“使臣暂留驿馆,三日内不得觐见。”语毕转身,龙袍翻卷如云,直奔西阁而去。

与此同时,西阁之内,药炉轻沸,香气幽微。

虞妩华仍在昏睡,可胸口起伏之间,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节奏。

她脑中那团灰蓝色的光晕尚未散去——那是周仲安的情绪残影,惊疑中夹杂着一丝灼热的探究。

成了。

她险些笑出声。

这一局,她赌上了性命。

崔司香早已将蛊引草研成极细粉末,藏于梳齿夹层,每日晨起梳头时轻轻刮擦头皮,让药性经由百会穴缓缓渗入血脉,模拟出“寒毒侵体”的虚象;而她故意在梦呓中呢喃“好烫……别点灯”,又被白芷“无意”透露给掌灯宫女,终传入明霞耳中。

果然,对方迫不及待献上“补汤”,欲借皇帝之手除她于无形。

可她们忘了——真正的毒,不在药里,而在人心。

如今周仲安已入局,萧玦也将亲临。

只要帝王亲眼看见这“濒死”之态,听见御医断言“差之毫厘,生死异途”,便会开始怀疑背后是否有更大的阴谋。

而她,便是那枚看似无辜、实则牵引全局的棋眼。

檐铃轻响,风穿绣帘。

她躺在榻上,呼吸微弱,可指尖却悄悄蜷缩了一下,仿佛在黑暗中握住了刀柄。

门外脚步渐近,沉重、稳健,每一步都踏在铜砖之上,也踏进她精心编织的命运之网。

来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