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摔了帝王的心防(1 / 3)
烛影摇曳,映着她眼底一抹深沉的暗光,那自语般的声音甫一落下,便被风吹散在寂静的宫室之中。
三日后便是中秋宫宴,整个皇城都沉浸在一种虚浮的祥和里。
然而,城南一处偏僻的巷弄深处,却有暗流在悄然涌动。
白芷提着一盏并无标识的素面灯笼,叩响了那扇斑驳的木门。
开门的陆九,一个佝偻着身子、满手老茧的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透着岁月磨砺出的警惕。
他曾是工部最负盛名的灯匠,一手“隐墨术”独步天下,却因三十年前一桩私传军中机密的旧案,被贬斥为庶民,从此销声匿迹。
白芷未多言,只奉上一只小巧的食匣。
陆九打开,里面并非什么珍馐,而是一匣晶莹剔透的安神蜜丸。
他捻起一颗,指尖触到一丝冰凉坚硬的异物。
借着昏暗的油灯,他看到蜜丸半透明的糖衣下,竟嵌着一根比发丝还细的铜丝,上面用鬼斧神工的技艺刻着三个小字——墨兰开。
陆九的手猛地一颤。
这是当年他们那群匠人之间,用以传递最高等级密信的暗号。
“我家主子说,”白芷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贴着地面滑行,“当年烧旗的人,如今要借您的手,把字烧回天上去。”
“烧旗的人……”陆九喃喃自语,眼中浑浊尽褪,只剩下滔天的恨意与彻骨的悲凉。
三十年前,正是丞相一党伪造军令,污蔑虞家通敌,那面象征着虞家军魂的帅旗,在北境被付之一炬。
而他,便是因试图用隐墨术将真相传递出去,才落得如此下场。
老人颤抖着从床下拖出一个尘封的木箱,取出了那本祖传的《灯髓录》。
按照虞妩华差人送来的图样,整整两日两夜,陆九燃尽了所有的灯油。
他将三百盏特制宫灯的灯芯宣纸小心翼翼地剖开,用一种以十数种草药熬制的“热显药汁”,在夹层中写下密文。
这药汁在常温下无色无味,一旦遇上灯焰长时间的灼烤,便会浮现出殷红如血的字迹。
他选用了最标准、最无可指摘的朝报公文体,一笔一划,写下了那十二个字:“丞相夜召北使,图谋不轨”。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在每盏灯的灯座底部,烙上了一个极难察觉的蝴蝶暗记,那是唯有虞家旧部才能辨识的标记。
中秋夜,御花园万灯如海,流光溢彩,几乎要将天上的明月都比下去。
丝竹声中,柳淑妃娇笑着起身,向皇帝萧玦献上了她精心准备的“谜阵九连环”。
她声称这是为了给宴会助兴,实则杀机暗藏。
尤其是第七盏主灯,悬于众人视线最集中的地方,灯面上龙飞凤舞地写着:“虎符未收将军骨,金殿犹闻铁马声”。
这句诗,字字句句都在影射当年虞家蒙冤、兵权旁落之事,是赤裸裸地往虞妩华心上扎刀子。
柳淑妃早已买通宫人,特意将虞妩华的席位设在了最强劲的风口之下。
今夜风大,她算准了虞妩华受不住这般羞辱与寒冷,定会愤而起身,届时只需一声令下,埋伏好的人手便会以“贵嫔怨怼朝廷,仪态尽失”为由将其拿下。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虞妩华自入场后,便如一尊失了魂魄的玉雕。
她双手捧着一只小巧的紫铜手炉,一言不发,眼神涣散地望着那片璀璨灯海,口中仿佛在无意识地喃喃自语,仔细听去,竟像是在一遍遍数着灯笼的数目。
那副痴傻的模样,让柳淑妃安插在侧的眼线们面面相觑,迟迟不敢发出动手的信号。
这不像是愤怒,更像是……疯了。
子时三刻,晚宴气氛正酣,皇帝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