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疯话比金印还重(2 / 3)

加入书签

“疯癫”

太精准,仿佛每一步都在引导舆情走向。

而最可怕的是,她似乎早已看穿他的身份与任务。

一次偶遇,她笑着递给他一枚梅花笺:“替我送给文墨生,就说……‘风起了,该写新文章了’。”

他本该即刻上报,却最终将笺纸藏入袖中。

因为他开始怀疑:这个王朝所谓的“秩序”

,是否本身就是一座吃人的牢笼?

一个不起眼的小吏,在京城陋巷中办了一份私刊《庶闻录》。

虞妩华通过暗线资助他三年,只为今日一举。

童谣传播后,他连夜执笔写下《七问宗室》:

-为何男子结党称雄,女子议政便是乱纲?

-为何将军战死沙场,反不如一句“内帷干政”

来得致命?

-若真有“红颜祸国”

,那执刀之人,又该担何罪责?

此文一经刊,立刻引寒门士林共鸣。

年轻学子纷纷响应,街头出现“为贵妃鸣冤”

诗会,甚至有女子公开焚香祭奠“前世冤魂”

一场始于后宫的风波,已悄然演变为社会思潮的地震。

出身宗室、端庄守礼的李贤妃,次感到了威胁。

她向太后进言:“虞氏此举,是以悲情裹挟民意,恐开妇人干政之恶例。”

可太后只是冷笑:“你们李家当年不也借‘贤德’二字,架空三朝天子?如今轮到别人用了,倒嫌脏了手?”

李贤妃怔住。

她突然明白——虞妩华根本不在争宠,她在重构规则。

而她所倚仗的“道德”

,不过是权力包装下的遮羞布。

萧玦回宫后私下召见太医令:“查她脉象,若真疯,用药稳住;若假……”

他顿了顿,“那就让她继续疯下去。”

白芷在密匣中现一封未寄出的信——竟是虞妩华写给前世挚爱自己的小太监的遗书,落款写着:“若有来生,宁做草木,不入宫墙。”

谢霜刃收到一道来自西北边军的密令,署名竟是“虞大将军府旧部”

,内容仅八字:“青鸾未绝,星火可燎。”

文墨生被人跟踪,家中遭窃,唯独那篇《七问宗室》原稿完好无损——显然,有人想让它流传得更广。

“世人说我疯,因我不肯沉默地死。

可这宫墙之内,谁又不是清醒着疯?”

“一道金印可以改史,一句疯话却能动心。

——而心一动,山河便再难安稳。”

萧玦凝视着榻上昏睡的虞妩华,指尖拂过她眼角残泪,低声呢喃:

“你以为你在利用舆论?不……是你早成了这场风暴本身。”

夜色如墨,压得整个皇宫喘不过气来。

乾清宫烛火未熄,萧玦独坐御案前,手中朱笔悬于奏折之上,久久未落。

案头堆积的奏章如山,一半称颂贵妃虞妩华仁德通神,有“文成公主再世”

之象;另一半则痛斥其以疯言乱政,动摇国本,更有宗室老臣咬牙切齿写下“妇寺干权,亡国之兆”

他一言不,将这些奏折一一翻过,目光却在夹页中那幅炭笔画上停驻良久。

画中女子披赤足,立于烈焰中央,身后是层层叠叠的宫装身影——她们面容模糊,颈项断裂,无头之躯静默伫立,仿佛从千年幽怨中走出的冤魂。

画角一行小字,力透纸背:“她们的声音,都死在了规矩里。”

萧玦指尖缓缓抚过那行字,指节泛白。

殿外风起,吹动帘帐如鬼影摇曳。

他忽然冷笑一声,提笔批下四字:“此画留中不。”

不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