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你的眼睛早就骗了我(2 / 3)

加入书签

官低头,连一向强硬的吏部尚书也噤若寒蝉。

然后,他的脚步停在虞妩华身侧。

所有人屏息凝神。

只见他缓缓脱下身上的明黄披风——那是帝王象征,尊贵无匹,从不轻授——轻轻覆在她单薄的肩头。

动作极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殿内烛火猛地一跳,映照着他低垂的眼睫和她震惊的脸庞。

“她说的每一句话,”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雷霆贯耳,响彻大殿,“朕,都信。”

满殿死寂。

有人手中的笏板滑落,砸在地上出清脆一响,却无人弯腰去捡。

虞妩华怔立原地,肩头压着那件尚带着他体温的披风,厚重得几乎让她窒息。

她想后退,想推拒,可双脚像生了根,动弹不得。

她听见自己心跳如鼓,撞得胸腔生疼,仿佛有什么坚固的东西正在体内寸寸龟裂。

她偷偷抬眼看他——他依旧面无表情,可右手却始终紧紧攥着披风一角,指节泛白,像是生怕她会突然消失。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

这不是权谋,不是试探,不是帝王对棋子的笼络。

这是他在天下人面前,亲手撕开了那层冰冷面具,为她挡下了千夫所指。

回程马车上,檀香袅袅,帘幕低垂。

虞妩华蜷坐在角落,披风仍搭在肩上,她没敢取下。

萧玦闭目靠在车壁,眉宇间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右手却依旧握着那抹明黄,不肯松开。

车轮碾过青石,颠簸起伏。

她怔忡望着他沉睡般的侧脸,忽然想起前世最后一面——也是在这辆马车上,她被贬为奴,他掀开车帘冷冷看她一眼,说:“虞家罪有应得,你不必再跪。”

那时她哭着求他,如今她不再流泪。

可为什么,心口却比那时更痛?

耳边仿佛响起低语:“这一次,他是真的为你逆了天下。”

她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试图用疼痛唤醒理智。

可眼底温热涌动,一滴泪悄然滑落,坠入衣襟,洇开一片深色痕迹。

窗外,乌云密布,雷声隐隐滚动。

而在昭阳殿深处,周仲安手持药箱,奉诏而来。

他指尖微颤,搭上她腕脉的刹那,面色骤变——

脉象紊乱如乱丝,心络之间,竟浮现出古籍中仅存于传说的“双息共振”

之象。

当夜,昭阳殿四角垂纱,烛火幽微,风过处,灯影摇曳如鬼魅低语。

虞妩华独坐内室,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枚冰凉的毒针——细若丝,淬以西域“梦断”

之药,见血封喉,无声无息。

这是她重生以来最狠的底牌,原定在某个雷霆之夜,送进萧玦的咽喉。

可如今,它却像一块烙铁,灼烧她的掌心。

周仲安奉诏而来时,殿外已无宫人走动。

他提着青布药箱,脚步极轻,仿佛怕惊扰了这夜的沉默。

白芷引他入内,在屏风外低声禀报:“主子今夜未用膳,只说要静一静。”

老御医点头,缓步入内。

虞妩华端坐榻上,素衣如雪,面容沉静,唯有眼底泛着不正常的红丝,像是熬尽了魂魄。

他不敢直视,垂请脉。

三指搭上她腕间那一瞬,周仲安呼吸骤停。

脉象紊乱如狂澜奔涌,忽强忽弱,时断时续;更诡异的是,心络深处竟浮现出一种早已失传的异象——双息共振。

古籍《灵枢秘录》有载:此症非病也,乃情根深种、魂魄相契者,于生死关头或至情激荡之时,气血共鸣所致。

一人悲喜,另一人血脉随之起伏,即便相隔千里,亦能感应其痛。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