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雨夜听心谁在抖(1 / 3)
连绵的秋雨终于在第三日傍晚有了停歇的迹象,潮湿的空气里裹挟着泥土与落叶腐败的气息,丝丝缕缕地渗入永宁宫的每一个角落。
虞妩华遣退了所有人,独自坐在窗前。
她正在熟悉这具身体里新生的、诡秘莫测的力量。
这是一种玄妙的感知。
当忠心耿耿的白芷为她端来热茶,那份自内心的关切与担忧,便如一缕温热的细线缠绕在她心尖,熨帖而安稳。
而当窗外负责巡逻的太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过,那份来自底层的、日复一日的枯燥与麻木,又会化作细密的针芒,让她无端生出一丝烦躁。
她闭上眼,凝神细察,渐渐摸索出了规律——对方的情绪越是强烈,她的感应便越是清晰,仿佛能隔着皮肉,直接窥探到人心最深处的波澜。
她尝试着在心中默念那个名字——萧玦。
只两个字,胸口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巨石死死压住。
那不是单一的情绪,而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孤寂,猜忌,还有深藏于骨血之中、对周遭一切的戒备,冰冷如铁,沉重得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这便是九五之尊的内心世界么?
高处不胜寒,原来并非一句虚言。
虞妩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指尖因过度感同身受而微微白。
她明白了,这力量是双刃剑,窥探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被其反噬。
但她别无选择,这是她唯一的武器。
第四日夜里,雨势复起,只是不如前几日那般滂沱。
一个脸生的年轻太监提着食盒,在宫门外恭敬地候着。
白芷将他引进来,低声回禀是御膳房奉陛下之命,特意为娘娘送来的避寒汤药。
来人自称小德子,脸上堆着谦卑而局促的笑。
虞妩华端坐在灯下,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
是他。
前世里,正是此人奉皇后懿旨,在她的饮食中动了手脚,让她身子日渐亏空。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淡淡道了声“有劳”
。
当她伸出纤纤玉手去接那只白瓷碗盏时,指尖看似无意地,轻轻擦过了小德子冰凉的手腕。
就是这一刹那。
她的脑海中仿佛炸开一道惊雷,一幕模糊却真实的画面闪电般掠过——幽暗的御书房,烛火摇曳,一道身影正背对着她,费力地旋动机关,打开了书架后的一个暗格。
暗格之内,一份边缘泛黄的绢帛被小心翼翼地取出,上面赫然标注着“先帝遗诏残卷”
六个字。
那人迅摊开另一张宣纸,就着昏暗的灯光,一笔一划地悄悄抄录。
画面稍纵即逝,快得让她几乎以为是错觉。
但那份抄录时的惊惶与贪婪,却如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了她的感知里。
虞妩华端着汤碗,眼睫微垂,遮住了眸中一闪而逝的寒光。
她将汤药一饮而尽,随即笑着将空碗递了回去,声音娇软,带着一丝不经意的亲昵:“有劳公公了,只是这雨夜天凉,哥哥的手好凉呀。”
小德子被她这声“哥哥”
叫得浑身一僵,脸颊瞬间涨红,只觉得这位传闻中性情冷傲的虞昭仪,此刻的眼神竟带着一丝勾魂摄魄的媚意。
他慌忙接过碗,结结巴巴地告退,脚步踉跄地消失在雨幕中,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藏在袖口深处的回拜帖上,已经沾染上了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桂花香粉。
夜至子时,万籁俱寂,只有雨打芭蕉的嘀嗒声。
虞妩华命白芷取来一块她常用的素色帕子,将白天用剩下的桂花香粉细细洒了些许在上面,而后轻声道:“去,挂在西边回廊的屋檐下,就挂在最显眼的那根廊柱上。”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