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假旨惊梦,谁在心动(1 / 2)
她要做这盘棋局上,唯一一个掀翻棋盘的人。
三日后,夜色如墨。
昭阳殿的密室里,烛火摇曳,映着虞妩华冷艳如霜的面容。
她面前,跪着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宫中专司拟旨录事的小传诏郎,此刻他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娘娘……这、这是欺君之罪……”少年声音里带着哭腔。
虞妩华却只是将一方烙着凤凰暗纹的火漆印章缓缓推到他面前,声音轻得像情人间的呢喃,却又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压:“本宫知道。所以,写得越像真的越好。”她微微倾身,吐气如兰,“就写——雁门关失守,帝染沉疴,危在旦夕。”
少年一颤,看着那枚代表着贵妃私印的印章,终是认命地提起笔,在特制的八百里加急军报黄绢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足以颠覆朝野的十二个字。
虞妩华亲自用蜡封缄,盖上私印。
翌日清晨,她心腹中最不起眼的铜豆儿扮作一脸风霜的驿卒,趁着百官上朝的喧嚣,将这封“军报”不着痕迹地塞进了通政司的急奏文书堆里。
她不是真的要反。
她只是想赌一局人心。
赌他若真病危,她那颗被恨意填满的心,是否会腾出一丝空隙来安放恐惧;更要赌他身边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在嗅到权力的真空时,会露出怎样一副贪婪的嘴脸。
惊雷炸响,比她预想的更快。
消息如瘟疫般从前朝蔓延至后宫,六宫妃嫔人人自危,宫女内侍噤若寒蝉。
最先有动作的,是前朝云昭仪的旧部。
她们并未哭闹,而是迅速聚集在宫中偏僻的清净庵外,设下简陋法坛,由老尼领着,一遍遍唱起了那首凄婉的《安魂曲》。
歌声幽幽,飘散在紫禁城上空:“……唯有纯心可慰君心,愿以我身,代君苦厄……”字字句句,都在暗示着,她们愿为君王献祭祈福,重演云昭仪当年的“忠烈”。
与此同时,一则更隐秘的消息,由风铃儿递到了虞妩华手中。
负责御衣的夜织宫女发现,那件被药汤浸湿的龙袍,并未送往绣坊,而是被陛下亲自收了起来。
昨日她斗胆窥探,竟发现龙袍被烫坏的襟口处,有几道极为生涩紊乱的针脚,像是有人笨拙地想亲手缝补,却又半途而废。
“陛下……像是不愿假手于人。”
虞妩华握着密报的指尖微微收紧。他竟在自己缝补那件衣服?
她还未来得及细品这其中滋味,乾清宫那边已然风云突变。
假军报在半个时辰后,准确无误地送到了萧玦的御案上。
他只看了一眼,修长的手指便轻轻拂过封泥上那熟悉的凤凰纹路,深邃的黑眸中没有丝毫惊怒,反而有一抹极淡的笑意,如冰雪初融。
他没有发作,甚至没有传召任何人,只对身边的厉昭淡淡吩咐:“传旨,朕龙体欠安,即刻起闭宫静养,不见外客。”
一声令下,乾清宫大门紧闭,殿内所有烛火尽数熄灭,只在寝殿深处,留了一盏如豆的孤灯,在风中明灭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陛下闭宫了!灯也熄了!”
消息传回昭阳殿,虞妩华猛地从贵妃榻上站起,呼吸瞬间被抽空。
他……他竟然顺水推舟,将这场戏演了下去!
他是真的病重,还是……在等她自投罗网?
她死死攥住紫檀木扶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木纹里。
前世冷宫中那句决绝的嘶喊在耳边轰鸣:“你既无情,我何必有义!”
可理智在这一刻分崩离析,她的脚步完全不受控制,径直冲出了殿门。
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冰冷的雨丝瞬间打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