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梦游换影,谁为真凰(1 / 2)
那小太监话未说完,已因恐惧与寒冷而牙关打战,几乎昏死在冯都尉府邸的朱漆大门前。
“说清楚!”冯都尉一身煞气,自内院疾步而出,一把将他拎起,“三更怎么了?”
“柳……柳舞姬……”小太监涕泪横流,指着西北方向,声音尖利得如同鬼泣,“她、她梦游了!奴才亲眼所见,她光着脚,踩在雪地里,嘴里一直念叨着‘娘……等等我’,就那么直勾勾地……朝着斋宫西北角那口早就废弃的枯井走过去了!”
西北枯井?
冯都尉眉头猛地一跳,那地方是禁区!
宫中旧人都知晓,当年随虞家军入京的一批家仆病死后,骨灰便仓促埋在了那里。
一股不祥的预感攫住了他的心。
他不敢怠慢,立刻点了亲卫,一行人顶着凌晨的寒风,直扑斋宫。
枯井旁,新雪之上,果然留下一串凌乱又清晰的赤足脚印,终结于井口。
亲卫们举着火把探看,井底幽深,不见人影。
冯都尉脸色铁青,沉声下令:“挖!”
不过半个时辰,泥土翻飞间,一声闷响传来。
亲卫从井下捧出一个早已腐朽的包裹,层层打开,里面并非预想中的尸骨,而是一方褪了色的布包。
布包里,静静躺着半枚断裂的玉环,环身光滑,内侧却用极细的簪尖刻着一行小字——虞氏乳娘沈氏赠女。
清晨的寒露仿佛化作了冰针,刺入在场每个人的骨髓。
冯都尉捧着那半枚玉环,只觉得它烫手无比,立刻封锁了现场,亲自入宫面圣。
乾清宫内,暖炉烧得正旺,萧玦却只觉周身寒意不减。
他摩挲着那枚质地普通的玉环,听完冯都尉的禀报,许久未发一言。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唯有他指节偶尔叩击龙案的轻响,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厉昭,”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朕记得,虞老夫人身边确有一位姓沈的乳娘,随军征战时产下一女,产后血崩而亡……那个孩子呢?”
皇帝身后的总管太监厉昭身子一躬,垂首道:“回陛下,卷宗所载,那女婴体弱,未出襁褓便已……早夭。”
“早夭?”萧玦的指尖停在玉环的断口处,眼神幽深得如同不见底的寒潭,“史册无载,便是最好的藏身之所。”
他没有再说话,但冯都尉和厉昭都明白,一场看不见的风暴,已在帝王心中悄然酝酿。
这厢朝堂暗流涌动,那厢昭阳殿内却是一片静好。
虞妩华仿佛对外界的风雨一无所知,正饶有兴致地指点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画师整理旧画稿。
“阿彩,你看这幅,本宫幼时竟这般圆润。”她嗓音娇憨,指着一幅略微泛黄的仕女图。
那名唤阿彩的小画师正是虞妩华安插进尚衣局的人,她垂首应是,手下却不动声色地从一叠废弃的旧档中,抽出了另一张不起眼的素描。
那画上是一个荆钗布裙的女孩,眉眼竟与虞妩v华幼时的画像有着七分神似。
“娘娘,这幅画……似乎画的是同一个人?”阿彩故作惊讶。
“是吗?”虞妩华凑过去,歪着头看了半晌,咯咯笑道,“许是画师偷懒,用了同一个模子吧。”
在她的授意下,阿彩借口要为贵妃绘制一幅“追忆童年”的新图,将两幅画稿一并领走。
无人知晓,当晚,一幅全新的“双生图”便已绘成。
画中,两个酷似的女孩并肩而立,题曰:“同根异枝,影照莲心”。
翌日,这幅画被香奴儿巧妙地挂在了御膳房通往后苑的回廊上——那是萧玦用完午膳后,习惯独自散步的必经之路。
果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