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父走东谷,朕识帅印(1 / 3)
京城厚重的城门在望,卷起的烟尘呛得石头几欲咳血。
三日三夜未曾合眼,人与马都已到了极限,唯有一股信念支撑着他几乎麻木的身体。
他怀中那封浸染着血与火的捷报,还有那枚沉甸甸的信物,比他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站住!来者何人!”城门守卫长戟交叉,拦住了他。
石头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怀中掏出一面虞家军的令牌,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雁门关急报!八百里加急!求见陛下!”
守卫见他浑身浴血,神情肃杀,不敢怠慢,一人飞奔去通报,另一人则引着他直奔禁军驻地。
当值的正是禁军统领冯都尉。
他接过战报,看到封漆上虞擎苍的私印完好无损,神色已然凝重了几分。
他展开战报,目光飞速扫过,从最初的审慎,到中段的惊愕,再到末尾的难以置信。
“诱敌深入,火烧东谷,断其粮草,阵斩主帅……这……这当真?”冯都尉的声音都在发颤,这等以少胜多的辉煌大胜,几乎是兵法中的神迹。
“千真万确!”石头挺直了尚显稚嫩的胸膛,眼中是少年人独有的赤诚与骄傲,“薛怀义首级在此!”他说着,便要去解马背上的包裹。
“不必了!”冯都尉摆手制止,他信了七分,但朝堂凶险,仅凭一封战报,恐有小人构陷虞家冒功。
他沉声问道:“大将军可还有其他信物?”
石头不敢犹豫,立刻从最贴身的衣物里,取出那件被他体温捂热的物件,郑重地递了过去。
冯都尉本以为会是虞大将军的帅印或私章,可当那东西落入掌心,他整个人如遭雷击,瞳孔骤然一缩!
那并非什么玉佩,而是一枚玄铁铸就、古朴厚重的印章。
印章不过掌心大小,底部刻着一个“虞”字,而顶部,则是一只昂首望天的铁驼,驼背之上,赫然盘踞着一道栩栩如生的龙纹!
先帝亲授,护国铁卫统帅之印——铁驼龙纹印!
此印一出,如先帝亲临,持印者,可先斩后奏,可节制三军!
这枚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帅印,代表着虞家对大宣王朝最顶级的忠诚与权力,先帝驾崩后便再无人见过,冯都尉万万没想到,竟会在此刻,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旗手手中重现于世!
“虞大将军……他……”冯都尉的声音干涩无比,他终于明白,这场胜利的分量,远超战报上的文字。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有任何怀疑,转身对亲卫厉声喝道:“备马!随我入宫!雁门大捷!大宣,大捷!”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萧玦指尖捻着一枚黑子,面无表情地看着身前的奏折。
折子上,弹劾虞家拥兵自重,恐有异心的字眼触目惊心,与各地呈报上来的“敌军势大,边关危急”的军情形成了绝妙的讽刺。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太监福安连滚带爬地进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陛下!大喜!冯都尉宫外叩见,呈上雁门关八百里加急捷报!虞大将军以奇兵诱敌,大破薛怀义主力,生擒逆贼,雁门大捷!”
萧玦指间的棋子悄然滑落,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
他没有动,甚至没有抬头,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知道了。”
福安一愣,这泼天的喜讯,陛下竟是这般反应?
萧玦却已然起身,玄色龙袍的衣角在空中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径直走向殿外,方向,赫然是昭阳殿。
昭阳殿内,熏香袅袅。
虞妩华早已洗去了一身铅华,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