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账灰未冷,暗线重生(1 / 3)

加入书签

冷汗瞬间浸透了绿芜的后背。

那人不仅来过,而且心思缜密至极,若非自己对这双环结有着近乎偏执的习惯,根本无法发现这微末的破绽。

她不敢再耽搁,迅速将油布包重新系好,放归原位,伪装成一切如常。

紧接着,她从怀中取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熏香丸,用火折子点燃一角,置于档案房最不易察动的通风口。

香丸并未散发任何气味,只升起一缕比蛛丝还细的青烟,在夜风中盘旋扭曲,形成一个诡异的螺旋,随即消散无踪。

这是昭阳殿的最高警讯。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消息便传回了虞妩华耳中。

她正对着菱花镜卸下鬓边的珠花,听到回报,描绘着眼线的指尖没有丝毫颤抖,反而从镜中映出一抹冰冷的笑意。

“他们不敢烧,也不敢全烧。”她轻声道,仿佛在自言自语,“烧了,账目无存,陛下只会疑心更重,下令彻查到底;不烧,就是悬在头顶的利剑。所以,他们只能冒险看一看,想知道我们究竟掌握了多少。”

这恰恰是她想看到的结果。敌人的犹豫,便是她的机会。

“小灯笼,”她唤来心腹太监,“立刻去尚宫局,就说本宫近日梦魇,需抄录经文静心。用冰麝油浸过的澄心堂纸,给我备足了。再传话给灰鹞子,让他连夜赶制五套仿账。三套,照着咱们手里的阴文原册一字不差地誊录;另外两套,把其中几笔流向江南织造局的银子,改成流向北境马场。”

她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告诉绿芜,明日清扫户部时,‘不小心’将其中一本誊录的真账,遗落在赵通事处理废弃卷宗的纸篓里。”

冰麝油遇热会散发出极淡的、唯有特定药草熏燎才能察觉的气味,是她与赵通过去传递消息的暗号。

而真假账本混杂,则是一招险棋,既是试探,也是催命符。

次日清晨,户部衙署内,赵通事正心神不宁地整理着堆积如山的卷宗。

冯账房的“死”让他成了唯一的活口,也成了所有视线汇聚的焦点。

他知道,自己正走在钢丝上。

当他将一摞废弃公文投入纸篓时,指尖无意中碰到了一个柔软的册子。

他心中一动,状似无意地将其拨了出来。

只是匆匆一瞥,他全身的血液几乎凝固。

那熟悉的青色秘文,那独特的纸张触感,还有角落里一个只有他二人知晓的标记——这正是他亲手整理过无数次的阴文密账副本!

他呼吸一滞,迅速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闪电般将册子藏入宽大的官袍袖中,心脏狂跳不止。

她……她竟然把这种东西送到了自己手上!

这是信任,是警告,还是……最后的通牒?

他来不及细想,当夜便唤来最信赖的心腹,将那本册子连同一封密信,命他送往城南慈恩寺后院的枯井之中。

然而,当那心腹将油纸包投入井底,转身欲走之际,数道黑影如鬼魅般从暗处闪出,冰冷的刀锋瞬间抵住了他的咽喉。

为首的,正是禁军统领冯都尉,他面无表情,从井中捞起包裹,展开了那封信。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字迹潦草而急切:“账已得,按旧例三七分润,柳先生速核对。”

冯都尉的眼神冷了下来,将信件小心收好,挥手道:“人带走,秘密关押。”

密信很快呈到了昭阳殿。

虞妩华展开信纸,指尖在那“柳先生”三字上轻轻划过,唇边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

她取来笔墨,亲自模仿着一种她前世见过无数次的、属于幕后主使“墨先生”的独特笔迹,在另一张纸上写道:“新主疑心甚重,需再焚一本以证清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