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疯语成谶,龙颜震怒(2 / 3)
/p>
小灯笼悄无声息地入殿,跪伏于侧,低声禀报:“账房周秉私宅已搜,得墨先生亲笔批条副本三张,皆涉雁门军饷调拨,确系伪造户部印文后转拨虚账。东西已取走,现场留了火烧痕迹,像是有人抢先灭口未尽。”
虞妩华缓缓睁开眼,唇角微扬。
“很好。让风再大些。”
她要的不是立刻揭发,而是让怀疑像毒藤一样,在朝堂每一寸缝隙里悄然蔓延。
谁都知道兵部出了问题,却说不清问题在哪;人人都在自保,彼此猜忌,最终只能把矛头指向那个高高在上的身影——兵部尚书薛怀义。
而她,依旧是那个天真烂漫、偶发疯言的痴傻贵妃,甚至连皇帝都不会轻易将她与此等滔天阴谋联系在一起。
三日后便是大朝会。
届时,厉昭将捧着一份详录文书步入金殿。
但此刻,乾元殿中,萧玦独自立于窗前,凝望漫天星斗。
他手中仍握着那张密笺,反复摩挲着“血染黄沙”四字,忽然低笑一声:“虞妩华啊虞妩华……你到底是谁的棋子,还是……这盘棋,本就是你布下的?”第145章 朱笔残图,暗流潜涌
大朝会当日,天未破晓,金殿内外已肃立如林。
文武百官按品列班,鸦雀无声。
殿前铜壶滴漏声清晰可闻,仿佛每一声都敲在人心之上。
厉昭身着黑底绣银线的大理寺官服,手捧卷宗缓步出列。
他面容冷峻如霜,步伐沉稳,却在踏上丹墀那一刻,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惊疑,有忌惮,更有无数双藏于袖中的手悄然收紧。
“臣奉旨稽查兵部文书流转。”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大殿,“经查,驿传司近两月共截留虞家军紧急军情八件,最迟一份延误十一日,致前线粮道断绝三日,险些酿成溃败。”
满殿哗然。
兵部尚书薛怀义脸色骤变,当即出列怒斥:“荒谬!驿传司归我兵部管辖不假,然其运作自有制度,岂容你一面之词便定罪?再者,边关奏报皆经内阁批阅,若真有延误,为何当时无人察觉?”
厉昭不疾不徐,从卷宗中抽出一叠纸页:“此为驿卒交接簿副本、马牌登记与沿途哨站印信记录。其中七次传递皆由尚书令侄子——薛明远亲自签押‘缓行’或‘待议’。而户部郎中程恪名下盐场账目,三个月内向北境私仓转移白银共计十七万两,皆以‘修缮堤防’为名出账,实则无迹可查。”
他又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更蹊跷的是,这些异常款项流动,恰好始于陛下登基后第一次大规模调拨虞家军补给之时。”
殿内死寂。
萧玦端坐龙椅,指尖轻轻叩击扶手,一声未发。
他眸光低垂,似在思索,又似早已洞悉一切。
良久,他缓缓抬眼,声音平静得令人胆寒:
“那句‘火烧山脊三更天’……贵妃几日前说的?”
无人应答。
群臣面面相觑,有人低头避视,有人额角渗汗。
谁都知道那日在御花园发生的怪事,可谁也不敢在此刻提起一个“痴傻”女子的梦呓。
那是禁忌,是悬在头顶的利刃——说得多了,怕被疑心通敌;说得少了,又恐错过天机。
就在这凝滞的寂静中,萧玦忽然起身,玄色龙袍拂过玉阶,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
“此事交由朕亲理。退朝。”
乾元殿的钟声回荡在宫墙之间,朝会结束,可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此时的昭阳殿,却静得出奇。
虞妩华坐在窗畔案前,手中一支细长朱笔正缓缓描摹一幅残破地图。
纸上山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