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梦里杀的不是人,是命(2 / 3)

加入书签

/p>

萧玦召集群臣议北境军情。

兵部尚书捧着空荡奏匣,振振有词:“近日并无战报抵达,边境应属安稳。贸然调兵,恐扰民生,亦损国威。”

话音未落,偏殿琴声悠悠响起。

小灯笼奉旨奏《安神曲》,指尖轻拨,琴音初如细雨润物,渐渐转急,三叠连催,宛如战鼓擂动!

这是她与冯都尉约定的暗号——贵妃有讯,十万火急。

冯都尉当即出列,双手高举昨夜记录的梦呓文书:“启禀陛下!贵妃昨夜子时突发声疾,呼喊‘芦花滩、三更天、火照山脊’,臣不敢怠慢,特呈此录,请陛下明察!”

满殿哗然。

有人冷笑:“贵妃疯语,岂能为据?莫非朝廷要靠梦话调兵?”

也有人皱眉低语:“可前日山崖之事……难道真是巧合?”

就在此时,殿外骤然传来马蹄狂奔之声!

一名驿骑浑身泥泞,滚落下马,高举朱漆令箭与加急军报,声嘶力竭:

“雁门急讯!敌军昨夜三更自芦花滩突袭——但我军早有防备,伏兵尽出,斩首八百,夺回部分粮车!虞将军亲书捷报,称‘火照山脊’乃昔日誓词,今夜终得回应!”萧玦走后,昭阳殿重归寂静。

烛火在铜镜中轻轻摇曳,映得虞妩华的脸色愈发苍白如纸。

她指尖仍掐在掌心,那一道隐痛尚未散去,却已不足以动摇她分毫。

方才那一瞬的对视,像两柄利刃在暗处交锋,无声无息,却足以割裂过往所有伪装的薄纱。

他知道她在说谎。

他也知道,她不是疯。

那一句“火烧山脊”,不是梦呓,是密语——是只属于虞家军中极少数人知晓的暗号。

十年前北征溃败之夜,虞老将军率残部退守西岭坡,在绝境中以火把点燃山脊,向远方伏兵传递最后信号。

那一夜,风雪蔽天,唯有山脊如龙焚焰,照亮死局。

而能活着记住这四个字的人,整个大宣不过三五。

可她一个深宫贵妃,如何得知?

萧玦没有追问,但他转身时的脚步迟滞了半息——那是他内心震荡的破绽。

虞妩华看得真切,也读得清楚:怀疑的种子已经落下,接下来,不是他来猎她,就是她先控局。

她缓缓松开手掌,掌心留下四道深深的月牙痕。

窗外雨声渐歇,檐下滴水如漏,一滴、一滴,敲在青石板上,也敲在她心头。

不能停。

这一战虽胜,不过是撕开黑幕一角。

兵部压报,岂是区区文案小吏所敢?

幕后之人必有靠山,甚至……与前朝旧党有关。

而更令她警觉的是,敌军集结于芦花滩的消息,本应绝密,连边关斥候都难探明,为何铁驼儿竟能千里奔来传信?

除非——虞家军中出了内鬼,故意放出风声,引朝廷反应,借此试探京中势力动向。

她眸光微冷。

有人在布局,她亦在布棋。区别只在于,她看得见结局。

夜风拂过窗棂,吹乱案上《心经》残页。

她起身,将那张写满经文的黄纸投入烛火。

火焰腾起一瞬,映亮她眼底深藏的决意:从前她忍辱求全,只为保全家族;如今她不再天真,要让那些踩着虞家尸骨上位的人,亲眼看着自己的权势崩塌于灰烬。

远处钟楼传来五更鼓,天将欲晓。

她唤来新调回身边的侍女,声音轻得几不可闻:“去,把那个旧箱……打开。”

侍女领命而去。

虞妩华独坐灯下,指尖无意识抚过鬓角——那里,一根白发静静横亘于乌丝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