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傅子介斩楼兰王(1 / 5)
傅介子斩楼兰王-西域的雷霆手段(公元前77年)
1:西域咽喉的动摇者
公元前77年的长安城,西北风卷着沙尘拍打着未央宫高大的朱漆廊柱。
大将军霍光的指尖重重戳在一卷泛黄的西域地图上,指腹压着的正是那个反复刺痛汉廷神经的名字——楼兰。
“三个月前,安归王又斩了我三名使者!”
霍光的声音不大,却像淬了冰的刀子,“头颅挂在孔雀河的木桩上,匈奴人送的弯刀还在滴血!”
殿内一片死寂。
年轻的汉昭帝刘弗陵紧抿着唇,目光扫过阶下群臣。
楼兰王安归,这个在匈奴做过十年人质的国王,仿佛一条滑不留手的毒蛇,始终盘踞在西域咽喉要道。
汉使带着丝绸美玉而来,他笑脸相迎;匈奴铁骑在戈壁扬起烟尘,他转眼就能翻脸,将汉使的头颅当成投名状。
河西走廊的安全,整个西域的归附之心,都因楼兰的反复无常而摇摇欲坠。
“陛下,”
霍光转向年轻的帝王,目光锐利如鹰,“楼兰不除,西域难宁!
张骞凿空之功,恐将毁于楼兰鼠辈之手!”
这已不只是简单的背叛,而是大汉帝国在西域颜面与权威的生死存亡之战!
阶下群臣噤若寒蝉。
征伐?劳师袭远,穿过千里流沙,楼兰人只需退入罗布泊的苇荡迷宫,再联合匈奴……难如登天。
呵斥?那张轻飘飘的檄文,楼兰王怕早已用来擦了匈奴单于的靴子。
这时,一个不算高大甚至有些瘦削的身影从后排的武将序列中毅然跨出,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钉砸进玉砖:“臣,骏马监傅介子,愿往楼兰,取安归级,悬于北阙,以儆效尤!”
殿内嗡地一声炸开了锅。
骏马监?一个管皇家马匹的小官?去万里之外刺杀一国之君?简直是痴人说梦!
讥讽、怀疑、担忧的目光交织着刺向殿中立着的傅介子。
他官袍洗得有些白,面容黝黑粗糙,像是常年在马厩与烈日下滚打出来的,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着近乎疯狂的火焰。
“傅介子!”
一位老臣忍不住出言训斥,“你可知楼兰王庭是何等龙潭虎穴?凭你?莫要口出狂言,徒然送死,更损我大汉天威!”
傅介子纹丝不动,对着御座方向深深一揖,声音沉稳得可怕:“陛下,大将军!
臣位卑,不敢忘国耻!
楼兰王仗着天高地远,叛服无常,视我大汉威严如无物。
杀我使者,如同断我臂膀!
臣不需大军压境,唯请赐臣金帛珍宝一行,精悍勇士数人足矣!
臣愿以性命作保,必诛奸王,定西域!”
汉昭帝的目光与霍光在空中交汇。
霍光微微颔——非常之时,需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年轻的皇帝深吸一口气:“准!
封傅介子为汉使,持节西行!
所需金帛勇士,尽予调拨!
朕,在长安等卿凯旋!”
傅介子再次深深拜下,当他抬起头时,眼中那团火焰已凝成冰冷的寒星。
西域的风沙,楼兰王的血,仿佛已在他眼前呼啸。
本章警示:未央宫阶前那声石破天惊的请命昭示:担当的脊梁从不因官职微小而弯曲。
当使命在肩,匹夫之勇亦可化为扭转乾坤的惊雷。
2:金帛开路,利刃藏锋
敦煌阳关的烽燧在炙热的阳光下蒸腾扭曲,像一个巨大的、沉默的哨兵。
关外,便是那片无边无际、吞噬一切的死亡之海——白龙堆沙漠。
傅介子勒住躁动的战马,身后是十名精挑细选的勇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