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金戈铁马下的铜钱声(1 / 5)

加入书签

《金戈铁马下的铜钱声:盐铁风云录》

1:烽烟背后的钱袋子(公元前119年-初秋长安未央宫)

漠北决战的捷报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长安,举国沸腾!

未央宫里,汉武帝刘彻脸上的笑容却只停留了片刻。

他展开另一份卷宗,眉头紧锁,那上面的数字像冰冷的针,刺着他的神经。

(背景:胜利的喜悦与财政的沉重)

“陛下,”

大司农(财政部长)桑弘羊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漠北一战,耗资巨万。

士卒赏赐、战马补充、阵亡抚恤、边防加固……国库……已近空虚。”

他顿了顿,迎着皇帝锐利的目光,“若匈奴稍得喘息复来,或国内再有灾荒水患,恐难以为继。”

(桑弘羊登场:直面财政危机)

空气仿佛凝固了。

战争的荣耀背后,是堆积如山的债务和嗷嗷待哺的国家机器。

卫青、霍去病在前方浴血搏杀,桑弘羊在后方,必须为这场倾国之战找到持续“输血”

的办法。

(核心矛盾:战争消耗与国家财政)

刘彻的手指重重敲在案几上:“朕要的是办法!

不是哭穷!

弘羊,朕任用你,就是要你替朕理好这天下财货!

你告诉朕,如何填上这个窟窿?如何支撑帝国未来!”

(武帝的压力:寻求解决方案)

桑弘羊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锐利而自信的光芒。

他早已深思熟虑:

“陛下勿忧!

臣有三策,可解燃眉之急,亦可充盈国库,为陛下北击匈奴、内安天下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

(桑弘羊的自信:提出核心方案)

“其一,”

他声音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盐铁官营!

盐乃民生必需,铁乃农耕兵甲之本!

此二物,获利最厚。

以往任由民间煮盐冶铁,富商大贾坐收渔利,而朝廷所得寥寥。

当收归国有!

于盐铁产地遍设盐官、铁官,由官府统一开采、制作、运输、销售!

其利,尽归陛下!”

(核心措施一:盐铁官营提案)

“其二,”

桑弘羊继续道,“推行均输、平准!

在各地设立均输官,低价收购当地丰饶特产,运往稀缺价高之地出售,赚取差价,充实国库。

在长安设平准官,当物价奇高时,抛售物资平抑;物价过低时,则收购储存。

如此,既可调剂有无,防止奸商囤积居奇,又能稳定物价,增益国库!”

(核心措施二:均输平准构想)

“其三,”

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冷峻,“力行算缗、告缗之法!

令天下商贾、手工业者、放贷取利者,据实申报财产总额(算缗),朝廷按比率征收财产税!

凡隐瞒不报或虚报者,一经告(告缗),没收其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

告者可得没收财产之半以资奖励!”

(核心措施三:算缗告缗制度)

桑弘羊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寂静的大殿上。

群臣面色各异,有的兴奋(国库有救了!

),有的忧虑(这动静太大了!

),有的则深深恐惧(尤其是那些家财丰厚的官员和商贾背景者)。

(朝堂反应:复杂的众生相)

刘彻的目光灼灼,他看到了滚滚财源,看到了支撑他宏图霸业的基石。

至于民间的反应?此刻,在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帝国战略的蓝图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