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张骞十三载归汉记(5 / 5)

加入书签

得无比坚定:“老堂,我们走!

回家!”

这一次,逃亡相对“顺利”

混乱的匈奴草原,无人有心去追捕两个逃跑的奴隶。

张骞和堂邑父,这对患难与共的主仆,靠着多年在匈奴生活的经验和对方向的直觉,一路向南,向着魂牵梦萦的汉地狂奔!

(艰辛归途:向南!

向南!

他们翻越熟悉的祁连山山口,当看到远方隐约出现的汉朝烽燧轮廓时,两人再也抑制不住,泪流满面!

(望见汉塞:百感交集)

公元前126年,一个秋日的黄昏。

长安城西北的萧关(或玉门关、阳关,具体入关地点存疑,取其象征意义),城门缓缓打开。

两个衣衫褴褛、头花白、面容枯槁如同野人般的男子,相互搀扶着,踉踉跄跄地走了进来。

(入关时刻:公元前126年秋)

守关将士惊疑不定地围上来。

张骞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怀中掏出一件东西——那根被他用生命守护、无数次抚摸、早已没有节旄却依旧光滑的木杆——汉节!

(再现汉节:象征的回归)

“大……大汉使臣……张骞……归国……复命……”

他声音微弱,却如同惊雷般在寂静的关隘炸响!

(身份宣告:震撼时刻)

消息如同燎原之火,瞬间席卷长安!

未央宫中。

汉武帝刘彻震惊地站起身:“谁?你说谁回来了?!”

“陛下!

是张骞!

十三年前出使西域的张骞!

他活着回来了!”

宦官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震动长安:传奇归来)

当蓬头垢面、瘦骨嶙峋却目光如炬的张骞,在堂邑父的搀扶下,手持汉节,一步步走上未央宫大殿的玉阶时,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朝堂觐见:历史性时刻)

刘彻看着这个几乎认不出来的臣子,看着他手中那根光秃秃却重逾千钧的节杖,心中翻腾着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激动。

十三年!

整整十三年!

多少人早已认定他尸骨无存!

(武帝的震撼)

张骞缓缓跪拜,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所有的磨难都沉淀成了一种力量:“罪臣张骞,奉陛下旨意,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

臣……未能完成联盟之命,臣有罪!”

(张骞的汇报:坦承与担当)

紧接着,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洞悉世界的光芒:“然臣西行十三载,身陷匈奴十一年,足迹遍及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诸国!

臣知西域山川地理,晓诸国兵力强弱,明物产风俗商道!

匈奴之虚实,臣亦了然于心!”

(转折:带回无价情报)

他从怀中取出珍藏的木牍(或凭记忆口述),上面勾勒着他凭借惊人记忆力描绘的西域地图!

他更献上了那些视若珍宝的种子:“此乃西域葡萄、苜蓿之种,可富我百姓,强我战马!

更有安息、条支、身毒诸国消息……陛下!

西域之广袤富庶,远想象!

此乃天赐我大汉之机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