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风雪七日的帝国拐点(2 / 5)
目标——平城(今山西大同)!
朕要在平城,痛饮庆功酒!”
厅堂中,将领们齐声应诺。
只有陈平看着刘邦那因兴奋而微微涨红的脸,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陛下太急了……对草原上的狡狼冒顿,了解得太少了!
那散乱的前锋,真的只是抢掠心切吗?
晋阳城中的令箭掷地(决策亲征),点燃了帝王膨胀的雄心(轻敌冒进)。
警示:愤怒(韩王信叛)与傲慢(新擒韩信)交织的决策,往往是踏入陷阱的第一步(冒顿诱敌)。
胜利的渴望(立威北疆),有时是蒙蔽双眼的迷雾(忽视风险)。
2:风雪白登(公元前2oo年冬,白登山)
北方的朔风,像无数把浸了冰水的钝刀子,卷着砂砾般的雪粒,狂暴地抽打在脸上、身上,出“噼啪”
的响声。
天地间一片混沌的灰白,能见度不足百步。
刘邦和他亲率的三万中军精骑,此刻正艰难地跋涉在这片被严寒和风雪统治的荒野上。
马蹄深深陷入及膝深的积雪,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将士们裹紧了冰冷的铁甲和冻硬的皮袍,眉毛胡须上结满了厚厚的白霜,呼出的热气瞬间凝成白雾。
“陛下!
风雪太大了!
斥候回报,前方道路难辨,恐有危险!”
灌婴策马从前方艰难地挤回来,顶着风雪大声嘶吼。
他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和疲惫,连日来在雪原上的强行军,让这支精锐也显出了疲态。
刘邦骑在马上,身体随着马背晃动,脸色铁青。
连续几天的追击完全没有结果。
韩王信和那支“散乱”
的匈奴前锋,就像狡猾的雪狐,总在他们快要咬住时消失在茫茫风雪中。
胜利的预期落空,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加剧的烦躁和一股莫名的寒意。
“危险?什么危险!”
刘邦的声音被风撕扯得有些破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固执,“平城就在前面不远!
只要拿下平城,就扼住了匈奴南下的咽喉!
告诉将士们,再加把劲!
等到了平城,朕重重有赏!”
他心中那份急于证明自己、洗刷韩信事件后微妙舆论压力的冲动,压倒了对恶劣天气和未知敌情的谨慎。
更重要的是,他潜意识里仍然轻视着匈奴人:一群只知抢掠的野蛮人,能有什么像样的战略?
终于,在傍晚风雪稍歇的间隙,一座孤零零的石头山出现在地平线上。
向导指着那山,声音带着敬畏:“陛下,那就是白登山!
平城就在它东北方向不远了!”
“好!”
刘邦精神一振,多日来的憋闷似乎一扫而空,“传令!
全军上白登山!
占据高地,扎营休整!
明日一早,兵平城!”
他选择白登山,无非是行军常识:抢占制高点,俯瞰平城,占据地利。
风雪太大,平城情况不明,山上是稳妥的选择。
疲惫不堪的将领和士兵们,也巴不得有个避风的地方。
然而,就在汉军拖着疲惫的身躯,艰难地攀上白登山顶,还未来得及扎稳营盘,火头军刚点燃第一缕炊烟时——
“呜——呜——呜呜呜——!”
低沉、绵长、如同来自地狱深渊的号角声,骤然从四面八方响起!
穿透呼啸的风雪,震得山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所有汉军将士都惊呆了!
他们冲到山崖边,朝下望去——
风雪仿佛在这一刻被无形的力量劈开,视野瞬间开阔了一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