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韩信徏楚(1 / 5)

加入书签

韩信徙楚——“兵仙”

的华服与枷锁

1:定陶暗涌(公元前2o2年春,定陶行宫)

定陶行宫的书房内,炭火噼啪作响,驱不散早春的寒意。

刘邦斜倚在铺着虎皮的坐榻上,面前摊开一张巨大的帛制地图,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齐”

地广袤的疆域,眉头微锁。

“陛下,”

陈平的声音低沉舒缓,如同拂过水面的微风,“齐地七十余城,东临大海,富甲天下,渔盐之利,冠绝中原。

武信侯(韩信时任齐王)坐拥此地,麾下精兵,皆百战之锐,更兼其用兵如神……”

后面的话,陈平没有说完,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地图上象征齐国的那片醒目标识。

对面跪坐的萧何,眉头也拧成了疙瘩,接口道:“楚地新定,百废待兴,且是霸王根基所在,民心浮动,亟需一位威名赫赫、能镇得住场面的大王坐镇啊。”

他刻意避开了“齐地”

和“韩信”

的锋芒,却把“楚地”

的难处说得恳切无比。

刘邦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随即又换上了那副略带疲惫的、仿佛为天下操碎了心的神情:“两位爱卿所言,正是寡人日夜忧心之处啊!”

他重重一拍大腿,“韩信之才,寡人岂能不知?齐地富庶,确需能臣。

然则……”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楚地乃项籍老巢,那些旧楚贵族,哪个不是表面恭顺,心里藏着刀子的?更兼乱兵流寇未靖,寻常人去了,只怕压不住!”

他站起身,踱到窗前,望着窗外新抽枝的柳条,背影显得有些沉重:“寡人思来想去,遍观诸王诸将,唯有韩信!

唯有他淮阴侯(旧称,刘邦习惯性沿用)!

他本就是楚人(韩信淮阴人,属楚地),生于斯长于斯,了解楚地风土人情。

更兼他破赵、定燕、平齐、灭楚(此处指项羽),功盖寰宇,威震天下!

让他回楚国坐镇,名正言顺!

楚人畏其威名,必然臣服,乱局可定!

至于齐国……”

刘邦转过身,脸上露出一种“忍痛割爱”

的决断,“齐地虽富,毕竟久安。

寡人另择一位稳重持国的宗室子弟前去,想必也能胜任。”

萧何与陈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

皇帝陛下这盘棋,下得滴水不漏。

明升(徙封大国之王),暗降(从兵精粮足的齐国迁至百废待兴、且被严密监视的亲信领地楚国),更顺手收回了至关重要的齐国控制权。

理由冠冕堂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

他们二人立刻躬身,齐声道:

“陛下圣明!

为天下计,为楚地苍生计,武信侯确是最佳人选!

此乃社稷之福!”

刘邦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

的笑意:“好!

那就这么定了。

拟诏吧,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即日赴任!”

刘邦的“徙封”

决策,表面是委以重任(治理楚国),实质是权力棋盘上的精妙落子(削藩)。

这提醒我们:光环下的升迁(徙楚王)未必是真赏,有时更是无形枷锁(猜忌)的开端。

2:衣锦归乡(公元前2o2年夏,淮阴城外)

盛夏的淮阴,空气中弥漫着河水蒸腾的湿气和草木疯长的蓬勃气息。

淮水汤汤,一如既往地奔流,见证着这座小城的沧桑变迁。

今日的淮阴城,却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沸腾!

城门大开,黄土垫道,清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