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巨鹿之战(1 / 5)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豪气
一、困兽之斗:巨鹿的哀鸣与安阳的暖帐(公元前2o7年深秋,巨鹿城外安阳楚军大营)
河北平原的深秋,风已带着刺骨的寒意。
巨鹿城(今河北平乡西南)像一头伤痕累累的困兽,匍匐在辽阔的大地上。
曾经代表赵国荣耀的城墙上,如今布满了刀劈斧凿的痕迹和暗红的血污。
高大的秦军壁垒如同铁桶,一层层将城池死死围住。
壁垒之上,黑色“秦”
字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死神招展的斗篷,投下令人窒息的阴影。
城头上,赵王歇和丞相张耳倚着冰冷的垛口向下望去,两人的脸颊都因饥饿和绝望而深深凹陷。
城下秦军的营寨密密麻麻,炊烟袅袅,操练的呼喝声、战马的嘶鸣声清晰可闻,带着一种残忍的活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死寂的巨鹿城内,连孩童的哭声都微弱得可怜。
“丞相,”
赵王歇的声音干涩沙哑,几乎被风吹散,“那楚国的援军……究竟何时能到?城中……连树皮都快啃光了。”
他的目光投向遥远的南方,充满了濒死者的最后希冀。
张耳紧锁眉头,同样望向南方,眼中是更深沉的忧虑:“大王,楚怀王已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来援……只是……”
他顿了顿,没有说出那个令人心焦的消息——楚军主力,此刻正停在几百里外的安阳(今山东曹县东),纹丝不动,已经整整四十六天了!
同一时间,安阳楚军大营。
这里的气氛与巨鹿城外的肃杀截然不同。
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驱散了帐外的寒气。
上将军宋义,这位被楚怀王熊心视为稳重老成寄予厚望的统帅,正舒适地斜倚在铺着厚厚毛皮的坐榻上。
他身着锦袍,面庞红润,手指悠闲地捻着一枚温润的玉珏,听着帐下几个心腹将领的恭维。
“上将军运筹帷幄,按兵不动,坐观秦赵相斗,待其两败俱伤,实乃高明之策!”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将领谄媚地笑道,“秦军锋芒正盛,章邯、王离皆是虎狼之将,我军此刻避其锋芒,乃万全之策!”
“正是正是,”
另一个将领连忙附和,“上将军体恤士卒,深秋严寒,确实不宜轻动。
待来年春暖,秦军疲惫,赵军消耗殆尽,我军再以雷霆之势出击,必可一举定乾坤!
届时上将军之功,当彪炳史册啊!”
帐内响起一片奉承的笑声。
宋义矜持地微笑着,显然很受用:“嗯,诸位深知我心。
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秦军气焰嚣张,锐不可当,巨鹿地势又对我军不利。
强攻?徒耗兵力耳。
让他们先斗,斗得越狠越好。
我们……”
他举起酒杯,环视众人,“养精蓄锐,静候良机!
来,诸位,满饮此杯!”
帐内顿时觥筹交错,一派“运筹帷幄”
的轻松景象。
然而,在帐内角落的阴影里,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此刻却像一座压抑着烈焰的火山。
项羽紧握的双拳放在膝盖上,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出轻微的“咔吧”
声。
他那棱角分明的脸庞紧绷着,两道浓眉几乎拧在一起,深邃的眼眸中燃烧着熊熊怒火,死死盯着主位上谈笑风生的宋义。
项梁叔父战死定陶的血仇、叔父临终前不甘的眼神、巨鹿城军民在绝望中煎熬的惨状……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
整整四十六天!
几十万大军在这里饮酒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