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殷墟的盟誓与不安(4 / 5)
亦能融化霸王的坚冰。
章邯的涕泣叩开了生门,项羽的承诺点燃了希望。
这告诉我们:真实的困境面前,放下身段的坦诚有时比刀剑更具力量。
但需谨记:建立在巨大裂隙之上的和解,如同洹水浮桥,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信任的种子,需要更坚实的土壤才能生根。
三、西进的暗涌:二十万颗心的忐忑与六千道目光的猜疑(公元前2o7年七月末,西进途中)
章邯归降,二十万秦军加入西征大军的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般传开。
诸侯联军庞大的队伍,如同一头臃肿而怪异的巨兽,沿着古老的官道,向着函谷关方向缓缓蠕动。
队伍的最前端,是项羽亲率的楚军精锐,旌旗招展,马蹄声碎,士气高昂。
紧随其后的,便是那支庞大的、刚刚放下武器、换上了简易标识的秦军降卒队伍。
他们沉默地行进着,长长的队列蔓延数里,脚步声沉闷而杂乱,像一股夹杂着沙砾的浑浊洪流。
表面的融合难掩骨子里的撕裂。
秦军降卒中,窃窃私语如同夏夜草丛里的虫鸣,从未间断。
“听说了吗?家里……家里托人捎信了,”
一个年轻的秦卒压低声音,脸上交织着希冀和忧虑,“说咸阳城里乱了套了!
赵高真把咱们将军的家眷都抓了!
幸亏咱们降了,不然……”
“降了又怎样?”
旁边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嗤之以鼻,警惕地瞥了一眼远处巡逻的楚军骑兵,“雍王?好听罢了!
你瞅瞅楚人看我们的眼神?跟防贼似的!
还有那些诸侯兵,背地里骂咱们‘秦狗’、‘降虏’!
指不定哪天……”
“唉,就是啊,”
另一个瘦弱的士卒愁眉苦脸地抱着自己的包袱,里面只有几块硬得像石头的干粮,“口粮都紧巴巴的,楚军优先领新粮,咱们就分点陈米烂谷子……这哪是去打仗,这是去当叫花子啊!”
不满和怨气在缺乏基本保障的现实中悄然滋生。
“小声点!
不要命了!”
领队的秦军小吏紧张地呵斥,脸色同样难看,“司马将军说了,忍耐!
过了函谷关,回到关中就好了!”
这话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苍白无力。
关中?关中现在在谁手里?赵高?还是……眼前这位霸王?前途茫茫,归乡之路,布满荆棘。
与此同时,楚军及诸侯将领的营帐里,气氛同样凝重。
“上将军!”
英布,这位项羽麾下最骁勇也最桀骜的猛将,大步流星走进中军帐,脸上毫不掩饰他的忧虑和不满,“那些秦人,看我们的眼神不对!
鬼鬼祟祟,交头接耳,肯定没憋好屁!
二十万人啊,万一走到崤函古道那种鬼地方……”
他用手狠狠做了个下切的动作,“他们突然反水,前后夹击,咱们可就全完了!”
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长平之战的教训犹在眼前。
范增,项羽的席谋士,须皆白的脸上沟壑更深了。
他捋着胡须,声音低沉而缓慢:“沛公(刘邦)已从南路抢先入关了……关中王位,悬而未决。
我军虽众,然诸侯心思各异。
这二十万降卒……”
他抬起眼皮,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看向项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数量庞大,粮草供给已是沉重负担,若再生变乱,后果不堪设想。
霸王,当早做决断,以防不测啊!”
老谋士的话,将“后顾之忧”
四个字的分量沉沉地压在了项羽心头。
项羽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