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刘邦斩蛇(2 / 6)

加入书签

婴(沛县县吏,善驾车)叹了口气,默默地看着刘邦。

风更紧了,卷着沙尘打在脸上,生疼。

骊山,那遥远的死亡之地,像一个巨大的阴影,沉沉地压在这支走向绝境的队伍头顶。

刘邦攥紧缰绳的手背青筋暴起,指关节捏得白。

死路套着死路,生机在哪里?

当所有道路都通向悬崖时,恐惧只会让人窒息。

刘邦面对的不仅是秦律的铡刀,更是绝境对人性的绞杀。

然而,历史的转折往往始于一次直面深渊的深呼吸——真正的勇气,并非无知无畏,而是在看清所有深渊后,仍有魄力去劈开一条未曾设想的生路。

丰西泽畔,抉择时刻

队伍死气沉沉地挪到了丰西泽。

这是一片开阔的沼泽湿地。

秋日的水泽早已失去了夏日的丰盈,大片的芦苇荡呈现出衰败的枯黄色,在风中无力地低伏摇摆,出萧瑟的呜咽。

稀疏的苇丛间,是浑浊黑的积水和水草丛生的泥潭,散着水腥和腐烂的气息。

几棵歪脖子老树孤零零地站在水边,枝桠狰狞地指向灰暗的天空。

几只受惊的水鸟扑棱棱飞起,更添荒凉。

连日逃亡的惊惶和长途跋涉的折磨,已经耗尽了刑徒们最后一丝力气。

刚踏入这片荒泽边缘,队伍就像散了架一样瘫软下来。

囚徒们再也支撑不住沉重的枷锁和疲惫的身体,“扑通”

、“扑通”

地瘫坐在冰冷的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眼神空洞地望着泥水,或麻木,或闪烁着困兽般最后的光。

枷锁和镣铐的响声稀落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风声。

樊哙、周勃、夏侯婴也都下了马,和王陵、卢绾聚拢在刘邦身边。

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无法掩饰的焦虑和恐惧。

王陵和卢绾的眼圈甚至有些红。

“季哥,”

樊哙的声音带着豁出去的粗犷,他蒲扇般的大手按在腰间的剔骨刀柄上,“你点子多,快拿个主意!

再往前,兄弟们真就只能伸长脖子等刀了!

他娘的,老子宁愿跟秦狗拼了,也不想窝囊地死在半道上!”

他说着,狠狠瞪了一眼那些瘫倒的刑徒,眼神复杂。

夏侯婴比较沉稳,他压低声音说:“刘季,秦律如山,失囚过半,押送者死。

我们……恐怕难逃此劫。”

他的话像一块冰,砸在每个人心上。

卢绾忍不住带着哭腔:“季哥,我不想死啊……”

周勃一直沉默,他本是沛县以编织养蚕器具和吹奏丧乐为生的人,心思缜密,此刻目光扫过那些绝望的刑徒,又看向远处雾气朦胧的沼泽深处,眉头紧锁。

刘邦坐在一块冰冷的石头上,背对着众人,面朝着雾气弥漫、深不可测的丰西泽。

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死死盯着那片象征着未知与危险的沼泽。

时间仿佛凝固了。

只有风吹过枯苇的尖啸,和水鸟偶尔凄凉的鸣叫。

樊哙急躁地想再开口催促,被夏侯婴用眼神制止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刘邦那宽阔却显得沉重的背影上。

空气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突然,刘邦猛地站起身!

动作之迅猛,让身后的兄弟们都吓了一跳。

他转过身,脸上那种惯常的市井混混的嬉笑或者烦躁焦灼通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悲壮的决绝。

他那双平时显得有些惫懒或精明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像有两团火焰在燃烧。

他大步走到那些瘫倒在地、惶惑不安的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