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最后的屏障虚幻的太平梦(2 / 5)

加入书签

他早已沉浸在秦国的“厚礼”

中无法自拔,更对未来在秦国统治下的富贵抱有幻想(史载后胜“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

)。

“请回复贵主人,”

后胜压低声音,“大王那里有我周全。

齐国,绝不会与秦国为敌。

西河防务,形同虚设!”

两人相视,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与此同时,咸阳宫中,秦王嬴政正与大将王贲(灭魏功臣,名将王翦之子)站在巨大的地图前。

地图上,代表秦国的黑色已覆盖了大片区域,唯余东方的齐国一片空白。

“齐国,东海之滨,富庶之地,却也是最后一块绊脚石。”

嬴政的手指重重敲在临淄的位置。

“其西有大河(黄河),南有泰山、长城(齐长城),看似固若金汤。

硬攻,代价太大。”

年轻的王贲目光锐利,他遗传了父亲的沉稳,却更具锐气。

他仔细审视地图,手指缓缓从北向南划过:“陛下,齐国自以为西线无虞,重兵布防于西河、南境。

然其北境毗邻我新得之燕、赵故地,防御空虚……臣请兵出燕南,直下临淄!

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史载王贲策略)

嬴政眼中精光闪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好!

寡人予你精兵十万,从燕地(今河北一带)南下!

务必一举而定!

至于齐国内部……”

嬴政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相国后胜,会为我们铺好路的。”

【本章启示】即墨大夫的警醒(忧患)与后胜的贪婪(短视)构成亡国前夜的强烈对比。

这警示我们:居安必须思危(五国灭),表面的繁华(临淄盛)可能掩盖致命危机(北境虚);贪图小利(后胜受贿)终将引火烧身;领导者的昏聩(齐王耽乐)往往是堡垒崩塌的开始。

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公元前221年,秦军南下途中临淄齐宫)

主要事件:王贲大军从燕赵故地悄然南下,势如破竹。

齐相后胜隐瞒军情,继续麻痹齐王。

齐国北部边防形同虚设,秦军长驱直入,直逼临淄。

公元前221年的初春,寒风依然料峭。

在燕国故地(今河北北部)的广袤原野上,一支庞大而沉默的军队正以惊人的度向南挺进。

黑色的秦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目光坚毅,铠甲摩擦出低沉而肃杀的声响。

这正是王贲率领的伐齐大军!

王贲骑在战马上,神情凝重地望着前方。

他的战术核心就是一个字:快!

趁着齐国朝廷麻痹、北部防御空虚,以最快的度穿过齐长城(在今山东境内,但北部防御薄弱)的豁口,直插齐国腹地,兵锋直指心脏——临淄!

(史载王贲“从燕南攻齐”

“传令全军!”

王贲的声音斩钉截铁,“轻装简行,日夜兼程!

遇小股抵抗不必纠缠,我们的目标是临淄!

务必在齐国反应过来之前,兵临城下!”

“喏!”

传令兵飞驰而去。

黑色的洪流滚滚向前,如同一把淬火的尖刀,无声而迅猛地刺向毫无防备的齐国后背。

齐国的北部边境,确实如王贲所料。

戍守的士兵寥寥无几,警惕性极低。

当远方地平线上出现遮天蔽日的黑色旌旗和滚滚烟尘时,哨兵还以为是哪里的商队或者友军在调动。

“那……那是……秦旗?!”

一个眼尖的老兵终于看清了旗帜上的字,声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