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战云压长平老将筑坚垒(3 / 5)
p>蔺相如老病昏聩!
寡人只知,赵括乃我赵国年轻一代翘楚,锐气正盛!
廉颇老迈,已失进取之心!
寡人意已决!
擢升赵括为上将军,统帅长平全军,克日出征,务求战决胜!”
长平前线,当朝廷的使者带着任命诏书和象征兵权的虎符赶到时,整个军营都懵了。
士兵们看着那位意气风、身着崭新甲胄、眉宇间满是自信甚至有些傲慢的年轻将军,再看看被解职后默默收拾行囊、背影佝偻苍老的廉颇,心中充满了茫然和不祥的预感。
廉颇走到赵括面前,将沉重的帅印递出,嘴唇动了动,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低声叮嘱道:“……秦军狡诈,白起……可能已至前线……慎之……勿浪战……”
他浑浊的老眼中,是深深的无奈与担忧。
赵括接过帅印,只觉得热血沸腾,意气风,对廉颇的叮嘱不以为意,朗声道:“老将军放心!
秦军闻我名,胆气已丧!
看我如何击破秦军,建立不世之功!”
他随即登上点将台,下达了改变赵军命运的第一道命令:“传令三军!
即日起,废除廉颇一切守令!
拆毁部分壁垒!
各部厉兵秣马,准备出击!
本帅要一举击溃秦军!”
【本章启示】赵王轻信流言、刚愎自用,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经验丰富的廉颇,是长平惨败的根源。
这警示我们:决策,尤其是关乎重大利益的决策,最忌被表面现象和花言巧语蒙蔽。
轻信与偏听,是失败之父;知人善任,察纳雅言,则是成功之母。
面对赞誉和诱惑,更要保持清醒,认清自身与他人能力的真实边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铁壁合围成,血染丹河谷(公元前26o年秋,长平战场)
主要事件:赵括改变廉颇战术,主动率主力出击。
秦军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暗中抵达前线的秦军主帅白起,指挥精锐部队迅穿插,切断赵军退路和粮道,将赵军主力分割包围在以大粮山、韩王山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
赵括现自己被围,多次组织突围均告失败。
战鼓擂擂,号角呜咽!
赵括意气风,指挥着数十万赵军主力,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澎湃地冲出了他们苦心经营两年多的坚固壁垒。
旌旗招展,矛戟如林,士兵们被新帅的“豪气”
感染,一时倒也士气高昂,呐喊着向秦军阵地冲去!
“杀啊!
击溃秦军!”
“活捉王龁!”
赵括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自己麾下庞大的军团,胸中激荡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廉颇老矣,畏畏尾!
今日便让尔等看看,什么叫做雷霆一击!
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军锐气正盛,必能一举破敌!”
对面的秦军营垒,气氛迥异。
帅帐内,一个面容冷峻、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老将端坐主位,正是秘密抵达前线、取代王龁的“人屠”
白起!
他静静听着探马的回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冷酷的计算。
“赵括小儿,果然中计。”
白起的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传令:前沿壁垒守军,稍作抵抗,佯装不敌,有序后撤!
丢弃部分辎重旗帜,务必让赵括以为我军溃败!”
“喏!”
传令兵飞奔而出。
“王龁!”
“末将在!”
“率你部精锐五万,偃旗息鼓,今夜急行军,绕到赵军主力侧后,给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