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孔子的旅途-陈蔡绝粮(3 / 5)
烟。
陈蔡士兵如临大敌般将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断绝了所有出路。
孔子师徒被迫滞留在这片荒丘之上。
最初的几天,靠着随身携带的少量干粮(如炒熟的粟米、豆子)和有限的饮水,众人还能勉强支撑。
子贡清点着越来越瘪的粮袋,眉头拧成了疙瘩:“夫子,粮…只够两天了。”
他声音沉重。
管生活的冉有更是忧心忡忡:“水也快没了…”
他指了指几个几乎见底的水囊。
饥饿感如同缓慢收紧的绞索,开始勒紧每个人的咽喉。
弟子们找遍了营地附近每一寸土地,只挖到一些苦涩难咽的野菜根茎。
“不能再这样下去!”
公良孺(孔子的学生,以勇力着称)看着几个饿得脸色青的年轻师弟,猛地站起来,“我去闯营!
杀出一条血路找粮!”
孔子严厉地喝止:“孺!
不可!
敌众我寡,白白送死!
君子不处危墙之下,更不逞血气之勇葬送同门性命!”
公良孺看着孔子不容置疑的眼神,攥紧拳头,重重地坐回地上,胸膛剧烈起伏。
第七日的清晨。
最后一小袋粟米被冉有小心翼翼地倒进破陶罐里,只勉强盖住罐底。
他把从远处石缝里好不容易滴聚来的、浑浊不堪的一点泥水倒进去,架在几块石头搭起的简易灶上。
火苗微弱,舔舐着冰冷的陶罐底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口小小的陶罐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和对食物的本能渴望。
颜回强撑着病体,默默地添着柴禾,每一次咳嗽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子路烦躁地打磨着已经雪亮的剑刃,仿佛那锋刃能斩断眼前的困境。
子贡望着远处持戈巡逻、吃饱喝足的陈蔡士兵,眼神冰冷。
孔子的身影在晨曦微光中显得格外清瘦孤拔。
他走到营地边缘的最高处,望着包围圈外同样死寂荒凉的旷野,又抬头仰望灰蒙蒙的天空。
腹中的饥饿感如同火烧,身体因寒冷和虚弱而微微抖,但他的脊背依旧挺得笔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他默默地咀嚼着这句话,一股更强大的力量从内心深处升腾而起,压倒了肉体的痛苦。
他转身,平静地走向那架随身携带、此刻也沾满尘土的焦尾琴。
“开饭了…”
冉有的声音干涩沙哑,打破了沉重的寂静。
他准备将罐底那一点稀得几乎看不见米粒的“粥”
先盛给孔子。
就在这时,一阵清越、沉稳的琴音,如同穿过层层乌云的第一缕阳光,骤然在死寂的营地中流淌开来!
是孔子!
他席地而坐,将琴置于膝上,十指拨动琴弦,仿佛完全忘却了周遭的绝境与腹中的雷鸣。
琴音时而如松间清风,时而如山涧流水,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人心的力量,穿透了饥饿的低气压,在空旷的荒野上空回荡。
:陈蔡的戈矛围困了圣贤的肉身,夫子的琴弦却挣脱了饥饿的牢笼。
当最后一粒粟米沉入陶罐,焦尾琴的第一个音符已宣告——精神的疆域,永远无法被现实的藩篱所禁锢。
3:弦歌不辍见真章
(公元前489年,绝粮第七日的荒野营地)
孔子的琴声如同注入绝望泥潭的一股清泉。
那清越、悠扬的旋律在肃杀的旷野中流淌,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暂时驱散了盘踞在营地上空的阴霾。
弟子们灰败的脸上,渐渐恢复了一丝生气,被琴音牵引着,不由自主地望向那个端坐抚琴的身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