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王城根儿下的闷罐子(2 / 5)

加入书签

周厉王姬胡,斜倚在铺着华丽兽皮的软榻上,志得意满。

两个侍女小心翼翼地给他打扇。

卫巫的头子,一个叫獟狁(名字听着就凶)的干瘦老头,正跪在下面汇报工作,声音又尖又细,像夜猫子叫:“……陛下圣明!

自施行专利,严查谤言以来,市井之间,再无异声!

国人行走,皆敛息屏声,以目示意,不敢妄言一字!

此乃亘古未有之清平盛世景象啊!

陛下之威,泽被四海,震慑宵小!”

厉王听得眉开眼笑,捋着自己并不算长的胡子,得意地对旁边侍立的大臣们说:“瞧瞧!

都瞧瞧!

寡人(国王自称)的手段如何?谁说国人难治?谁说谤言难消?寡人这不是‘弭谤’(消除谤言)了吗?哈哈!

看谁还敢妄议朝政!

堵上他们的嘴,不就天下太平了吗?哈哈哈!”

笑声在王宫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一股子让人毛的寒意。

底下几个大臣,像召公虎(召穆公)、芮良夫这些明白人,脸都快皱成苦瓜了,心里直骂娘:这他妈叫太平?这叫坟场!

活人的坟场!

外面都快憋炸了,您老人家还在这儿做“无声胜有声”

的春秋大梦呢?

3:召公虎的“洪水”

警告(御阶之下,空气凝结)

终于,老臣召公虎再也忍不住了!

他须皆白,但腰杆挺得像棵老松树,一步跨出班列,声音洪亮如钟,砸碎了厉王那令人作呕的得意:

“陛下!

臣有本奏!

您说‘能弭谤’?臣以为,陛下这是‘障’(堵)谤,绝非‘弭’谤!

此乃大祸之胎也!”

厉王的笑声戛然而止,脸一下子拉了下来,阴沉地盯着召公虎:“召公何出此言?谤言已绝,市井肃然,何祸之有?难道堵住那些刁民的嘴,还堵错了不成?”

“大错特错!”

召公虎毫不畏惧,迎着厉王冰冷的目光,话语如同滚烫的熔岩,一字一句喷薄而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大河奔流,您硬生生去堵它?堵得住吗?水被堵住了,只能不断积蓄力量!

一旦决口崩塌,那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的!

冲毁堤坝,淹没良田,卷走人畜,势不可挡!

堵老百姓的嘴,比堵洪水还危险啊陛下!”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厉王那副油盐不进的样子,痛心疾,把话说得更透:

“治理河流,要懂得疏导!

挖宽河道,凿通壅塞,让水顺着该去的方向流淌!

治理百姓,何尝不是如此?天子听政(处理政务),要广开言路!

让公卿献诗(通过诗歌委婉劝谏),乐师献曲(通过音乐表达民意),史官献书(提供历史借鉴),盲乐师诵谏(用说唱形式讽喻),平民的议论传达到朝廷,近臣尽心规劝,宗亲查漏补缺,乐师史官用典籍教导,元老重臣再加以斟酌完善……这样,政策施行起来才不会有悖常理!”

召公虎的声音越来越激昂:

“老百姓有嘴,就像大地有山川河湖,是产出万物财富的根本!

就像土地有高低肥瘠,是衣食住行的来源!

让老百姓开口说话,国家政事的好坏得失,才能反映出来!

您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敢怒不敢言,这样能撑多久?民心所向才是根基,根基烂了,朝廷这棵大树,还能靠什么立足?!”

他几乎是吼出了最后的警告,声震殿宇: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陛下您堵河的下场,就是溃坝!

受害的是千千万万的黎民!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