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王城根儿下的闷罐子(1 / 5)
1,王城根儿下的“闷罐子”
(公元前9世纪某年,盛夏闷得像蒸笼)
镐京(西周都城,今西安附近)的太阳,毒辣辣地烤着王城根儿下的黄土路。
往常这个时候,西市早该人声鼎沸了:卖陶罐的老李头吆喝着“新出窑的咧!”
,打铁的赵老三抡着锤子叮当响,挑着新鲜野菜的农妇互相唠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在尘土里追逐打闹。
可如今?
死寂。
街上不是没人。
行人不少,可个个都跟被施了定身法一样。
脚步匆匆,埋头疾走,眼睛只敢盯着自己脚尖前头三尺地。
熟人迎面撞上了,怎么办?
抬头?
不敢!
张嘴打个招呼?
更不敢!
就剩下眼珠子能动了——飞快地抬一下眼皮,确认一下对面是谁,眼神里塞满了警惕、恐惧,还有一丝心照不宣的麻木。
然后,立马垂下眼帘,像躲瘟疫一样,错开身子,赶紧溜走。
这就是所谓的“道路以目”
。
路是有的,人也是有的,话?没了!
只剩下一对对惊惶乱转的眼珠子。
空气稠得跟浆糊似的,压得人心口慌。
为啥?
菜贩老姜(一个四十多岁,脸上刻着风霜,本来挺爱唠嗑的汉子)缩在自己的摊位后面,连叫卖都不敢了。
他眼角的余光,死死瞟着街角一个穿着黑色麻布袍子、脸色苍白得像死人、眼神却像毒蛇一样四处逡巡的男人。
那是卫巫。
厉王养的耳目,专门“监谤”
的!
“老姜哥……”
隔壁卖粗麻布的王寡妇,声音跟蚊子哼似的飘过来,嘴唇几乎没动,“昨儿……东头刘木匠家……”
老姜浑身一激灵,心脏差点从嗓子眼蹦出来!
他拼命用眼神制止王寡妇,下巴壳子绷得死紧,疯狂地、轻微地左右摆动!
不能说!
千万不能说!
他看见了,街角那个卫巫,冰锥子一样的目光,正往他们这边扫!
王寡妇吓得脸刷白,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她那永远也理不顺的破布头,手都在哆嗦。
老姜心里苦水直冒。
他想起前几天,也是在这条街,南巷口那个心直口快的杀猪匠屠老三,就因为多灌了几口劣酒,看着官差又拉走一车铜矿石(山泽之利都归王有了),嘟囔了一句:“这山里的石头都姓姬(周天子姓姬)了,咱老百姓喘气要不要也交钱啊?”
就这一句!
第二天,屠老三就像人间蒸了一样。
有人说看见几个黑衣卫巫半夜摸进了他家院子……再后来?没后来了。
连带着平时跟屠老三走得近的两个邻居,也跟着不见了踪影。
恐惧,像瘟疫一样在镐京蔓延。
谁敢张嘴?一张嘴,命就没了!
老姜看着自己摊位上蔫头耷脑的野菜,心里比黄连还苦。
厉王搞的这个“专利”
——把原本大家都能进山砍柴、下河捕鱼、林子里摘点野果补贴家用的“公家地盘”
,全他妈划拉到自己口袋里了!
派人守着,进山?交钱!
下河?交钱!
捡柴火?还得交钱!
老百姓活命的根儿,被生生掐断了!
以前日子紧巴,好歹还有点缝隙能透透气,现在?就是封死在闷罐子里,还不断加热!
2:厉王的“盛世”
错觉(王宫深处,凉快得有点瘆人)
王宫里,冰块镇着青铜器皿,凉丝丝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