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南方的诱惑与暗流(1 / 5)
西周气象-礼乐文明的兴衰(约公元前1o46年-公元前771年)
4:南方的诱惑与暗流——“金道锡行”
的沉重分量
约公元前98o年,镐京王宫&汉水之南的荆楚山地
镐京王宫,青铜编钟的余音还在殿堂梁柱间缭绕,但周昭王姬瑕紧锁的眉头却与这庄重祥和的礼乐氛围格格不入。
他正值壮年,身材魁梧,继承了先祖的勇武,眉宇间却多了一份成康盛世之后君王特有的、不易察觉的焦灼。
他面前的几案上,摆放着几块色泽黯淡、甚至带着锈迹的青铜兵器残片和几件器形粗糙的礼器。
“王上,这已是本月第三批由南方诸侯呈进的贡铜了。”
司工(掌管工程手工业)大臣匍匐在地,声音带着惶恐,“纯度低劣,杂质极多,远不如从前!
工匠们熔铸时叹息连连,如此铜料,如何能铸造出彰显天子威仪的礼乐重器?如何能锻造出锋锐无匹的征伐兵器?”
昭王拿起一枚残剑,指关节因用力而白。
礼乐是周王朝的魂魄,而支撑这魂魄的骨架,是充足的、优质的铜(金)和锡!
南方,尤其是汉水、长江流域的荆楚之地,蕴藏着当时中原王朝赖以生存的命脉——“金道锡行”
。
成康时期的丰沛供给已成追忆。
近年来,来自南方铜矿区的贡赋不仅数量锐减,品质更是江河日下。
“哼!”
昭王将残剑重重拍在案上,金属撞击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荆蛮!
越来越不把宗周放在眼里!
先王在时,他们尚知敬畏,按时纳贡。
如今,竟敢以次充好,敷衍塞责!
这分明是藐视王权!”
他眼中燃烧着被冒犯的怒火和对资源的极度渴望。
作为天下共主,他无法容忍这种挑战,更不能坐视象征王权力量的青铜器走向衰落。
决定性事件:南方铜锡资源供给的萎缩与品质下降,成为昭王南征的直接导火索。
与此同时,在汉水以南的荆楚山地密林中,潮湿闷热的气息弥漫。
一处隐秘的低矮矿坑边缘,身上绘有奇异鸟兽图腾的楚人符离,正指挥着族人将新采掘的矿石分类。
他身材精瘦,眼神如鹰隼般锐利,透着一股不服管束的野性。
“符离大哥,这些最好的‘虎斑铜’(高品位铜矿石),真的要埋回地下吗?”
一个年轻族人看着眼前色泽金黄、显然品质极佳的矿石被重新填埋,心疼地问道。
符离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浆,声音低沉却坚决:“埋!
必须埋!
周人的胃口越来越大,索取的贡赋越来越重!
他们把我们的矿山当成了取之不尽的金库,却视我们如卑贱的奴仆!
把这些最好的矿石藏起来,只给他们那些难熔的顽石!
我们的铜锡,要留着铸我们自己砍伐荆棘、保卫家园的戈矛,而不是给镐京的宫殿添砖加瓦!”
年轻族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也燃起了一丝反抗的火苗。
楚人,这个被周人视为“荆蛮”
的部族,在周初分封时只得到了一个最低等的“子”
爵(楚子),封地贫瘠。
他们对周王室的繁文缛节和沉重贡赋早已心怀不满。
资源的控制权,成为了他们反抗宗主国、争取独立地位的重要筹码。
楚人与周王室日渐尖锐的矛盾,在铜矿的阴影下迅酵。
5:挥师南下——王者的雄心与楚地的泥沼
约公元前977年,周师南征途中&汉水北岸
浩荡的周师离开了丰饶温暖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