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天下之中的定海神针(4 / 5)

加入书签

号子声、夯土声、伐木声、金石敲击声、车马喧嚣声汇聚成一股震耳欲聋、直冲云霄的声浪,日夜不息。

决定性场面:周公旦亲临营建一线。

他没有坐在高高的督造台上,而是穿着朴素的麻布短衣,踩着沾满泥泞的草鞋,出现在了最繁忙的城墙夯筑现场。

巨大的版筑夹板(用于筑墙的工具)层层叠起,每层填入湿土。

“一!

二!

嗨哟——!”

赤膊的汉子们分成数组,抬着沉重的石夯或木杵,随着号令官的呼喊,奋力举起,再狠狠砸下!

成千上万次重复的撞击,让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汗水如同小溪般在他们黝黑亮的脊背上流淌,烈日炙烤着每一寸皮肤。

周公旦走到一群负责夯土的后生中间,竟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双手抓住一根备用木杵的尾端。

“来!

加把劲!

这每一杵下去,都是在夯实我们周室的万年基业!”

他大喝一声,竟随着号子,与其他民夫一起奋力夯土!

沉重的木杵砸在湿土上,出沉闷的“咚”

声!

周围的工匠役夫们先是惊愕,随即爆出更大的干劲和由衷的敬意!

连那些被强制劳作的殷顽民,看到这位位高权重、刚刚血腥镇压了他们叛乱的摄政王,竟然也亲自下场干这最苦最累的活儿,眼神中的怨愤似乎也稍稍褪去了一些,化为一种复杂难言的触动。

在建设者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微子启,那位归顺的商纣王庶兄,宋国的开国之君。

他被任命为管理部分殷民工匠的“工正”

(监工头目)。

他行走在工地间,看着曾经尊贵的商王室工匠后裔,如今挥汗如雨地搬运石块木材,建造着镇压他们故国反抗象征的新都,内心五味杂陈。

一位年老的殷商匠人停下手中的活计,低声悲叹:“唉,想不到吾等殷商巧匠,竟为他人筑此囚笼……”

微子启默默走到他身边,低声但清晰地说:“老丈,慎言!

此非囚笼,乃新生之所。

周公留我殷祀于宋,已是天恩浩荡!

今日筑此城,亦是筑我殷人后世子孙安居之地!

尽心尽力吧,勿要再生他想。”

老者抬头看着微子启眼中那份沉痛与恳切,最终长叹一声,低下头,更加用力地锤打手中的木楔。

妥协与生存的智慧,在这场宏大的营建中悄然上演。

决定性事件:迁殷顽民,驻守重兵。

数年艰辛,一座规模宏大、气象巍峨的新都城——“成周”

洛邑终于拔地而起!

高大的城墙如同巨龙盘踞,王宫宗庙矗立其中,街道纵横交错,市井初具规模。

它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一个强大的军事政治堡垒!

工程竣工后不久,一道严厉的王命从镐京出:强制迁徙大量参与叛乱的殷商上层顽固分子(史称“殷顽民”

)及其家族,离开他们世代居住的卫、鲁等地,迁入新建成的洛邑城中及周边区域,置于周王室眼皮底下严加看管!

同时,一支由周王室直接掌控的精锐之师——“成周八师”

(每师约25oo人,共约2万人),浩浩荡荡地从西部王畿开拔,进驻洛邑!

兵戈耀日,旌旗蔽空。

这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高悬于东方各路诸侯和殷商遗民的头顶。

它的存在清晰地警告着所有人:周王室的眼睛,时刻注视着东方!

任何不轨之心,都将面临雷霆打击!

5,双京并立——周室磐石

夕阳的余晖将新建成的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